企业为什么要进园?
基础设施、金融服务、法律服务……这里都有。
在临清最大的轴承产业园区——连城智造小镇。入园企业不仅可以共享水、气、暧、检测中心等基础设施,还可以通过园区引进的金融机构,解决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同时,在园区常年配有律师,企业可免费咨询法律相关问题。
园区化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
通过园区,不仅可以规模化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配套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上下游间的分工协作、创新协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产业集群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
建设园区的土地从哪来?
由于产业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当地原先的甲醛、酒精、谷朊粉等高耗能项目逐步停工停产,亩土地及厂房废弃多年。临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潘庄镇政府依法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土地使用权联营、入股等形式兴办企业。
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临清轴承产业目前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园区建设提供了一个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的契机。如今,临清市正全力推动平台创新、模式创新,通过“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模式,建设山东省“轴承材料+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全力打造一个汇聚吸引各种创新因子、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轴承产业平台。
00:55余家轴承生产企业散布,如何引导企业入园,并从空间聚合到链条融合,再到创新创业共同体——
一个产业的园区化进阶之路
□本报记者李丽于新悦
宛园,是来临清市游玩的游客必去的景点。这是一处建造于运河边的公园,亭、台、楼、阁、山、廊、水、榭,集江南园林于一园,是临清的网红打卡地。可鲜为人知的是,在距离宛园约50分钟车程的地方,临清正在火热地建设另一处园——轴承产业园。
轴承被称为“工业的关节”,是机械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临清轴承产业集群是全国五大轴承产业集群之一,今年获评我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这里有余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注册个体工商户1万余户,可生产11类多种型号轴承产品。
如今,这里的轴承产业开启园区化之路。当初,引导企业入园经历了怎样的“阵痛”?产业园区化如何从物理上的聚合,实现产业链的融合?如何让园区发展成为产业迭代提升的引擎?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临清市,蹲点了解轴承产业园区化台前幕后的故事。
入园:从企业“外逃”到主动“回归”
明亮宽敞的车间,机器的轰鸣震动耳膜,生产流水线紧张有序。经磨加工、热处理、组装、清洗、检测等多道环节,一个个月饼大的深沟球轴承下线……在临清市烟店镇连城智造小镇产业园区里,39岁的郑兴涛经营着一家轴承加工企业——山东欧凯轴承有限公司。近日,记者来到这里,平方米厂房分上下两层,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做出4万个轴承。
“我曾经把厂子搬到外省。”郑兴涛说。年下半年,欧凯轴承的生产车间就在村子里。因为难以达到环评要求,欧凯轴承不得不选择“外逃”。
年,临清壮士断腕,关停小散乱污企业家,其中就有部分轴承生产企业。
一些企业的“外逃”引起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