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按照年的统计,郑州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1万亿元,在河南省内是第一大城市。在整个中部地区,则仅次于长沙和武汉。当然,郑州毕竟是一个新兴城市,在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很多人经常调侃郑州“毕竟是郑县,”因为郑州曾经却是是隶属于开封的一个县。但是历经百年时间的发展,郑州先后战胜了开封和洛阳,完成了自己的凤凰磐涅。那么,郑州到底如何做到的?
一、郑州依靠铁路运输的优势,超越了原来的老大哥开封
从元朝建立行省制度开始,省会就选择了开封。当年的开封非常繁华,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但开封的经济对黄河以及其他几条河流的依赖性很强,随着黄河的改道,开封周围的几条河流先后枯竭。开封这个北方水运中心城市的优势在一点点丧失,由于地上河的原因,开封地区时常面对黄河的威胁。开封地区东部土地盐碱化严重,直接影响了农业发展。到了清朝时期,虽然开封仍是河南省的省会,但洛阳的经济已经超越了开封。当时的郑州还被称为郑县,属于开封府下辖的一个县。在清朝统治的末期,随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等一系列事件的展开,清朝开始修建至关重要的京汉铁路。也就是从京城通往湖北武汉的铁路,需要途径直隶省和河南省。直隶省会保定的位置并不好,河南省的情况不一样,按照原来的修建计划,铁路需要从开封城通过。
但是在实际勘测中,发现开封地区的黄河宽度过大,而且土质比较松软,施工的难度非常大。在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京汉铁路河南段的工程向西迁移,迁移到了隶属于开封管理的郑县。依靠铁路的带动,郑州开始走进历史舞台。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交汇之后,郑县成为了著名的铁路枢纽,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县被提升为郑州。由于自身拥有铁路交通的便利条件,郑州云集了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客商们。截止抗战之前,郑州市区内已经拥有多家各类型的商铺。此时,郑州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开封。在抗战时期,开封、郑州等地被日本军队占领。日本军队扶持的伪政权曾经计划把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但还没有开始实施,日本便无条件投降了。紧接着,由于战争不断,省会迁移的问题暂时被搁置。在建国之后,我国开始进入恢复生产阶段,鉴于开封和郑州的实际情况,年,国家正式把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
二、直到90年代,郑州的经济才超越西边的洛阳
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以后,开封至今仍保留着省府西街等省会特有的地名。接下来,我们聊一下洛阳和郑州。在历史上,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洛阳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50年代,我国陆续建立了多个重要项目,其中河南省占到了10个,而洛阳又分到了6个之多。例如轴承厂、机械厂等企业,都是50年代建立的。当时,国家把洛阳定位为国家重要的重工业城市。依靠6大企业的带动,洛阳曾经在河南省内独领风骚。至于郑州,则被国家定位为棉纺织业基地。当年,郑州周边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棉花。国家在郑州建立了5个大型棉纺厂,简称为国棉三厂、国棉六厂等等。起初,郑州市区主要在火车站周围,也就是现在的金水区。5大棉纺厂建立以后,中原区迅速崛起,在七八十年代,中原区赫赫有名。直到现在,很多人对中原区仍有特殊的情怀。
根据计算,5大棉纺厂拥有超过10万名工人,这么多的工人又属于不同的家庭。换句话说,那个时代的郑州市民基本上都和几个棉纺厂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这一时期,郑州的经济总量不如洛阳。尤其是各大棉纺厂进行改革以后,郑州的经济曾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郑州也开始了迅速转型。一方面依靠自身的铁路优势,另一方面引进各种新企业和新项目。到了90年代中期,郑州的经济总量超越了洛阳,终于成为了全省名副其实的第一。步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最近十年,郑州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郑州与洛阳的差距逐步拉大,目前,郑州的经济总量是洛阳的2倍以上。由于郑州属于新兴城市,各方面的配套设施并不十分完善,无法与一线城市相比,很多人对郑州充满了各种调侃。但郑州的崛起是无法改变的,从一个县到河南省会、中部第三,这是所有人都需要承认的事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