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市场 >> 正文 >> 正文

1971北约发现中国最新驱逐舰,将其命名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4/12/16
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

年外国情报机关拍到了一张模糊的照片,一艘多米长的大型舰艇正停泊在大连造船厂厂区的码头。北约判定,这是中国最新建造的驱逐舰,并按以往的命名规则,用首次发现该舰的地点,将其命名为“旅大级”。

这艘军舰正是我国型导弹驱逐舰的首舰。由于早期保密的原因,“旅大”的代号比官方正式名称型更广为人知。

北约虽然发现了中国的最新驱逐舰,但并不知道,这艘军舰此时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它虽然已经正式交付海军,但却没有任何作战能力。来自四面八方的反对声,正紧紧将它包围。

我想世界各国海军应该都很少有这样的例子:一艘作战舰艇已经服役,但军舰的主战武器却还在试验阶段。

首舰在刚交付部队时,它的主炮和反舰导弹,以及雷达电子设备都因各种原因不得不欠交或者缓交。这个残酷的现实,真实又无奈地反映出型驱逐舰建造的不易。

文章我们已经聊过决策过程的一波三折,而它的建造更是披荆斩棘。

年大连造船厂接到的不仅是的总装任务,还要承担舰上30余项设备的研制,包括辅锅炉、舵机、锚机、绞盘、消磁设备等。

此外他们还要负责总结建造经验,编写施工技术标准,为后续上海、广州建造型驱逐舰提供技术指导。这意味着,舰体建造要和舰载设备的研制同时进行,而当时很多系统设备的研制在舰体开工时,仍然是一张白纸。

这种情况下,要在短短两年内完成建造难度可想而知。

好在此时我们已经有了0吨级65型护卫舰的建造经验,造船厂也具备了建造现代化舰船的基本条件。

在65型之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停留在“炮就是炮,雷达就是雷达”,彼此孤立的认知上。在完成65型的建造后,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系统概念。

不过由于当时技术的制约,在建造时还做不到全舰整合,分系统之间的彼此联系还实现不了。比如主炮和高炮的指挥系统,就还做不到整合。但海军装备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系统的重要性。

可以说,是中国海军装备系统思想的萌芽。

接到建造任务后,大连造船厂认为,应该首先做好各个分系统设备之间的统筹工作,他们成立了一个协调部门船研所,由技术骨干和资深工艺员组成。

船研所成立后,马上开始对全国的配套设备研制单位进行摸底。技术骨干们奔赴祖国各地,查资料、看图纸,下车间,全面了解了各个分系统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情况。

这次全国范围的大调研完成之后,的技术细节才真正清晰,大连造船厂的工程规划也随之慢慢成型。

但在开工之前,还有两个难题必须首先解决。

第一,因为没有大型船坞,所以首舰的建造只能在船台进行。船体完工后,要采取滑动入水的方式下水进行舾装。但船体狭长,还设计有一个凸出的球鼻艏,在滑入水中时有安全隐患。

只有把现有船台的基座垫高,才能保证船体安全入水。但垫高基座会耗费几个月的时间,把本来就有限的工期压缩得更加紧迫。

经过慎重考虑,造船厂决定下水时先不安装球鼻艏,船体完工后先对船首进行简单密封;等下水后,在舾装阶段再补装球鼻艏和声纳,这样可以保证多米长的船体,下水时的安全。

船体如何下水的问题解决后,船钢的加工和焊接工艺又成为第二个难题。

型船钢是一个新钢种,必须对它的加工和焊接工艺做到知根知底,才能在大型舰船上使用。

为了摸清船钢的加工特性,大连造船厂在车间里利用一艘火炮护卫艇,做了大量焊接实验,终于对型船钢的工艺特征,做到了心中有数。

等所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一一完成之后,年12月24日,中国设计的第一艘驱逐舰终于正式开工。

开工是一个新起点,但接下来的建造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最先出状况的,竟然还是之前反复试验的船钢,并引发了一场“回火板上舰”的事故。

年6月,首舰的开工已经过去半年,船台施工已经全面铺开。但人们却发现部分船板出现了强度不足的问题。

按照技术规范,船板应该全部采用正火工艺,但直到分段建造开始后,船厂才发现有一个型号的船板采用了回火工艺,这就导致该型号船板的屈服强度全部低于设计要求。

更严重的是,当发现时这些船板已经有一部分安装就位。

问题暴露后,六机部马上召开紧急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后会议作出决定,可以保留已经安装的回火板,但必须对已安装部位做加厚处理保证强度。会议强调,在后续的建造中必须一律采取正火工艺。

好在这个型号的船板厚度不大,用量也不多。加厚处理后没有给船体造成太严重的增重。除了这种经验不足导致的意外,建造过程中要面对的最大难题是拖延。

按照计划,首舰应该在年8月1日下水,但当舰体都快要完工时,却还有几十项设备没有按期交付。

原来,不仅协作单位的设备生产进度出了问题,就连大连造船厂自己负责的多项设备,也都被迫延期交付。

导致进度拖延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加工工艺难度过大,有的是材料不过关,还有的是设计不合理造成返工耽误进度。

比如,在国内首次安装了减摇鳍,但配套的液压元件因为质量不过关,频繁发生故障,导致减摇鳍迟迟不能定型;再比如,早在立项前就已经仿制成功的毫米主炮,在上舰前也发现输弹机的加工工艺不过关,技战术指标无法满足要求。

此时的,就像一株稚嫩脆弱的幼苗,正在我国薄弱的工业基础上艰难成长。

面对分系统设备的大面积拖延,大连造船厂向兄弟单位派出技术学习组,通过交流一点点攻克难关。他们也向外派出支援组,去那些不能按时完工的协作单位,帮助他们改进工艺控制质量。

不过,当时为了赶进度用得最多的办法还是“催”。

大连造船厂和各主要协作厂都驻有军代表,年军代表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催进度。他们不停督促协调各配套厂,无论如何要保证首舰下水的时间。

就这样,在克服种种困难之后,总装所需的配套设备终于全部如期运抵大连。有个别设备在上级严令之下,交付时间竟然还有所提前。

年7月30日,举全国之力艰苦奋战20个月的型首舰,终于按时下水,舷号;年舷号改为,年12月正式命名为济南号。这是新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水面战斗舰。

虽然舰的下水按时完成。但舾装时,拖延症仍然困扰着,年立项时的正式名称是,型火炮导弹驱逐舰。也就是说它的主战武器是火炮和导弹,但直到舾装阶段,双联毫米主炮和海鹰一号反舰导弹,以及全舰的雷达电子设备。

都没能按时交付,尤其是雷达和电子设备的进度更慢,连上舰安装的准确时间表都拿不出来,舰只能一边海试一边等待武器和雷达。

年12月25日,舰进行了第一次并不顺利的试航。

当天,舰离开码头后不久,推进轴的轴瓦就被烧坏,试航不得不提前结束。返港后经过仔细排查故障原因被找到,原来是尾轴管中的橡胶轴承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润滑系统失效。

失去润滑的轴瓦,很快就在摩擦产生的高温中被烧坏了,工厂立即把轴管中的橡胶轴承更换成了愈创木轴承,这才解决了摩擦过热的问题。

愈创木是产自南美的铁梨木亚种,用它制成的轴承不但坚硬耐磨还抗腐蚀抗虫蛀,被广泛应用在造船工业中。

60年代愈创木轴承在我国非常稀缺,因为当时的对外贸易并不通畅,很难采购到愈创木轴承。正因为如此,才在设计时不得不使用了橡胶轴承。

但事实证明,橡胶轴承在小型舰艇上勉强够用,在驱逐舰上却无法正常工作。幸亏当时库存有一批经香港辗转获得的愈创木轴承,才解了这个燃眉之急。

缺乏愈创木轴承的难题后来是如何破解的,我始终没有查到。据说我国曾试图在南方自行种植,但此消息是否确切也未可知,如果有了解其中详情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换装轴承后,舰的试航再次开始,前后持续了将近一年。

在海试中,厂方发现螺旋桨根部产生的空泡,会造成右舵舵板严重腐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厂先对螺旋桨根部进行打磨、抛光,然后又开了一些减压孔,此后空泡剥蚀的现象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二十年后苏联解体,我国从俄罗斯获得了一些56型驱逐舰的旧档案,发现56型也有这个问题,但直到退役也始终没有解决。

年12月31日,历经一年多的反复试验,舰终于正式向海军交船,但这艘崭新的驱逐舰却引来了巨大争议。

争议的原因也很简单:新军舰的状态无法让人信服。

舰在正式向海军交接时,不但有包括雷达在内的大量设备欠交,就连已经安装的设备也有很多可靠性很差,尤其让部队不能接受的是,舰依旧是一名“赤手空拳”的战士。

舰上只有火箭深弹发射器和双联装高炮能立即使用,三联装“海鹰一”反舰导弹和双联毫米主炮均未安装,在这种情况下向部队交船,很多人都反对。

他们说,舰不能打仗只是一个科研实验品,甚至有人说这艘船只能用来参观。尽管反对意见很多,但舰毕竟是一艘从设计建造再到配套试验,都首次在国内完成的第一型驱逐舰,这个意义非比寻常。

因此,舰不但按时向海军交了船,而且规格还非常高。

一艘普通舰艇在交付服役时,通常有团级或师级领导出面即可。但舰却由时任六机部副部长的刘放负责交船,由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负责接船,可以看出被寄予的厚望。

就是这样一艘暂时不能作战的军舰,依然迎来了徐向前元帅、朱德元帅和西哈努克亲王,虽然它并不完美,但毕竟是我们最好的军舰。

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回忆,在首舰交船时,交接文件的后面附有一大摞附件协议,标明了所有缓装、欠交和代用的设备。

工业部门用这种方式向海军承诺,一定会逐一解决所有遗留问题!但全部兑现这个诺言,却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前边我们提到的减摇鳍,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改进的过程。年7月所正式开始研制减摇鳍,但年装舰后状态极不稳定,只能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加上wg的影响,减摇鳍一直到年6月才正式定型,前后用了整整20年。

这就是国产第一型驱逐舰建造的真实情况,它是一个建造于70年代,逐步定型于80年代,90年代初才相对比较完善的特殊型号,一共下水17艘、跨越30年。

如果不是看到白纸黑字的历史材料,你很难想象它的诞生竟然如此艰难。那么,服役后是如何逐步改造逐步完善的?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文章我将继续为您讲述型火炮导弹驱逐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