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的古都小巷里,竟藏着国保大遗址,知道它真面貌的人不多,这是一处一千多年前的皇家超级粮仓,其对外开放还不到一年。周末时游玩河南洛阳,去参观一个刚对外开放不到一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城遗址(含嘉仓号仓窖遗址),这个遗址所处位置较偏,以至于有些当地洛阳人还找不到,并且对其情况知之甚少。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遗址。在古都洛阳本来就有的古仓街和含嘉仓街,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这身边的地下曾是千年前的辉煌,这里的皇家粮仓早就闻名天下。这里的含嘉仓遗址当时可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含嘉仓城。据记载,含嘉仓建于隋大业元年(年),自唐代始作为粮仓作用,直至唐末。
据介绍,含嘉仓是唐代著名的官仓,位于今洛阳市老城区北关一带,隋唐洛阳城东城之北。目前已探出粮窖座,漕运是储粮的主要通道,含嘉仓城的东南角是漕运码头,向东与瀍河、洛河相通。
天下超级大粮仓。馆藏资料显示:年1月,首次发现了含嘉仓遗址,含嘉仓城略呈长方形,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整个仓城内分为生活管理区与粮窖区。含嘉仓城内,有粮窖余座,每座粮窖储粮约50万斤。另据文献记载,唐天宝年间,全国储粮约万石,而仅整个含嘉仓的粮食储量就达到万石,占全国各大官仓储量的46%。真可谓当时全国最大的天下超级粮仓。
含嘉仓号仓窖遗址。在古仓街的尽头快到铁路涵洞处,有一个通向原洛阳铁路车辆段的小路,在小路最西端跨过一段铁路线就到了含嘉仓号仓窖遗址。馆藏资料介绍:含嘉仓号仓窖位于仓城中部,年经发掘清理,仓窖口呈圆形,直径11.1米,窖底有两层,上层为平底,下层为圜底,窖总深6.2米。窖内堆积着大半窖的炭化谷物,按仓窖内出土的谷物量推算,体量约有吨。
超高的建筑防潮技术。资料介绍:从地面向下先挖一个口大底小的圆缸形土窖,窖壁和底部经过细致加工,使之平整光滑。在仓窖挖成之后,再进行防潮处理。其处理方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是夯打厚5-7厘米的青膏泥;第二是火烧,使窖壁干燥、坚硬;第三是铺设5-30厘米厚的红烧土碎块和黑炭等拌成的混合物防潮层;第四是铺设木板和草;第五是铺设席。仓窖形制基本相同,均呈口大底小的圆缸形。口径一般为8-16米,最大者为18米,底径4-12米,深5-7米,最深者达11.7米。发掘出的多年前的窖内谷子,经实验证实仍有生命力。
游览含嘉仓号仓窖遗址见闻。含嘉仓遗址。
含嘉仓号仓窖。
通往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的小路。
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的大门。
粮仓内的一角。
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内的小院。
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内的仓窖介绍。
隋唐洛阳城含嘉仓遗址出土的刻铭砖。含嘉仓刻铭砖:含嘉仓先后发掘了19座粮窖,其中9座出土有铭砖。年,在驾鸡沟向阳轴承厂19号地下粮窖出土唐代记载仓窖贮粮情况的铭砖。长、宽各33厘米,厚6厘米。砖作正方形,正面平整,有刻文10行字。
观察发现一个小问题。参观发现,在遗址门口有两块石碑,第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洛阳城遗址(含嘉仓号仓窖遗址),国务院年公布;第二块:中国大运河,含嘉仓号仓窑遗址,洛阳市人民政府年立。这两块石碑都是洛阳市政府所立,只是所立日期内容不同,但关键是有一个字的差别,那就是“窖”和“窑”。
经百度查找窖和窑的区别:“窑”指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洞、烧制砖瓦陶瓷等物的建筑物、土法生产的煤矿等,如窑洞、砖窑、煤窑等。“窖”指从地面上挖下去的洞,如冰窖、地窖等。不知是笔下之误,还是另有原因,这两块石碑对含嘉仓号仓窖遗址的定位应该都是“窖”才对,而不是一个是“窖”另一个是“窑”,你认为呢?建议有关部门把这两块石碑尽快纠正并统一为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