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战略位置有多重要?华野三纵攻占后,5天解放洛阳
在人们的印象中,洛阳龙门的龙门石窟是一个旅游胜地,承载了中华灿烂的文明。事实如此,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不仅如此,龙门石窟位居各大石窟之首,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因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龙门石窟评价极高,称其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由此可见,龙门石窟确实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此外,龙门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洛阳整体是一个盆地,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洛阳被称为“十三朝古都”,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正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时至今日,洛阳还拥有一流的军工企业,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中国一拖、洛阳轴承厂、洛铜等军工骄子都有着深厚的军工背景。诸多军工企业选址洛阳,考虑的就是洛阳深居中原内地,非常利于战备。
洛阳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全靠自身的六个战略支撑点,分别是函谷关、虎牢关、孟津、伊阙、轘辕关、大谷关。其中,伊阙就是现在的龙门,而提及龙门的代名词,首推龙门石窟。无论是伊阙的宣传片还是海报,无一例外都是采用了龙门石窟。龙门的古称是“伊阙”,就是洛阳的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道。洛阳是一个典型的依河而建的城市,历来用兵都是先要攻占龙门,从而顺河而上,最终实现对洛阳的实际控制。
最为典型的就是,华野三纵在攻占龙门后,5天就解放了洛阳。洛阳战役前,华野八纵已经控制或阻断了除龙门外的五大关。然而,龙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了洛阳守军最后的依靠。换言之,华野要想拿下洛阳,就必须攻占龙门,完成对洛阳六大关的实际控制。因而,华野三纵在洛阳战役开打后,率先攻占龙门。至此,洛阳南大门洞开,华野三纵沿河而上,用了5天时间就解放了洛阳。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洛阳守军是国军精锐青年军二○六师,在战前就已经把洛阳地区的军事防御工作做得很细致,号称“固若金汤”。然而,龙门被我军攻占后,洛阳的解放也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仅是解放战争,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战将白起的成名之战,就是在龙门打的“伊阙之战”。白起之所以在伊阙动手,看中的就是伊阙得天独厚的战略位置重要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