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龙头两个月大涨6.7倍,超跌绩优次新股名单来了
次新股顺控发展、顺博合金均录得三连板,哪些绩优次新股值得 作为虚拟币的重要成员,比特币价格的巨大波动正在影响着投资者的钱包和情绪。
在3月12日美国拜登政府通过了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后,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6万美元。中国币圈首富,区块链交易平台币安CEO赵长鹏在推特中称,他年用卖房的钱,以美元的价格购买了比特币,将继续持有。据胡润百富榜数据,年赵长鹏身家亿元。
比特币背后的财富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但相比众多亏损的投资者而言,这场“游戏”的胜者寥寥。随着近期比特币的暴涨暴跌,币圈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加了杠杆的合约业务,这场“游戏”显得惊心动魄。
根据比特币家园统计数据,就在最近24小时里,有超6万投资者爆仓。每次爆仓,都会导致无数人账户“归零”。近30日全网爆仓金额高达.96亿美元(约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近一个月有超亿元财富被吞噬。
尽管亏损的投资者占据多数,比特币还是吸引了不少大佬的加入。以投资茅台而闻名的私募大佬、东方港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但斌在微博中称:“已购买1%的比特币ETF基金,虽然有点晚,但想通了就践行!希望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
电动车巨头特斯拉2月份宣布使用15亿美金用于投资比特币,特斯拉还宣布将于短期内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购买电动车的支付工具。
根据测算,特斯拉购买比特币的成本低于3.5万美元,截至目前,特斯拉的浮盈超过65%,浮盈金额超9.5亿美元(约合60亿元人民币)。去年全年,特斯拉的净利润为7.21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炒币”赚的钱,比年全年造车净利润还高。
对于疯狂的比特币,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了担忧。比尔·盖茨前不久就针对比特币表示,“如果你没有埃隆(马斯克)那么多的钱,你还是应该小心点”。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谈到比特币时表示,比特币的波动性非常大,人们应当要小心,投资者可能会遭受潜在的损失。比特币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效率低下。
摩根大通分析师认为,尽管比特币价格大涨,但这种加密货币仍受到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导致其无法成为主流资产。
碳中和概念股南网能源市值突破亿元
伴随着碳中和的浪潮,南网能源股价一飞冲天。截至最新,南网能源收盘价10.84元/股,创历史新高,A股市值突破亿元。近两个月时间里,与发行价对比,该股累计涨幅达到6.74倍。
南网能源于1月19日登陆A股,公司控股股东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方电网)。3月18日,南方电网在广州召开服务碳达峰、碳中和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提出五个方面21项重点举措,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根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南方电网将在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加快推动“新电气化”进程,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持续开展节能服务,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
南方电网董事会部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巍在发布会上表示,到年,将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新增装机1亿千瓦,累计达到1.5亿千瓦。到年,推动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再新增装机1亿千瓦,累计达到2.5亿千瓦。
两只次新股三连板,游资参与热情高涨
近期市场上,除了碳中和的热度最高,其他题材基本上是一日游状态,且受热捧的股票大多存在低价或者低市值的特征,这与A股成交量下滑不无关系。数据显示,3月18日两市成交额亿元,连续16个交易日成交额不足万亿。在大涨启动前夕,南网能源股价在6元附近,流通市值不足50亿元,次新股属性叠加碳中和的风口,成为游资和机构追捧的热门股。
事实上,在A股成交不活跃的大背景下,次新股上市期初业绩稳定,加上流通市值小的特征,通常会成为短线资金的狙击目标。就在昨日,12只次新股(注:上市时间距今一年以内)收获涨停板,包括中胤时尚、南网能源、山东玻纤、中国黄金、顺控发展等。
顺控发展、顺博合金均录得三连板,其中顺博合金近7个交易日已收获6个涨停板。顺控发展在上市第7天开板,当天盘中出现跳水后,又出现大幅拉升,最终涨停。3月17日和3月18日的走势颇为类似,盘中振幅均在15%以上。从这两者的龙虎榜数据来看,买入卖出席位中出现大量游资,可见参与的短线资金偏多。
除了题材炒作因素,业绩大幅预增的次新股同样受到投资者青睐。欣贺股份于3月17日晚间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公告次日,欣贺股份一字涨停。
31只次新股业绩有望连续高增长
那么还有哪些绩优的次新股值得 恒玄科技是唯一一只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的次新股,公司业绩快报显示,受益于TWS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公司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规模效应带来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年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44%。
在经历上市期初的高 三友医疗回撤力度最大,该公司主营业务是医用骨科植入耗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去年7月份达到历史高点89.9元/股,最新收盘价接近历史新低,较历史高点回撤68.45%。
中胤时尚():时尚鞋履设计稀缺优质标的高毛利率&轻资产运营优势凸显
快时尚、量贩式时尚产品设计能力的企业
公司是一家以时尚产品设计为核心,主要提供鞋履服务设计,同时向客户提供鞋履供应链整合服务的公司,年公司实现营收6.9亿元(+10%),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28%)。目前主要业务包括:鞋履设计业务、供应链整合业务和图案设计业务。其中,供应链整合业务占比最大,鞋履设计业务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图案设计业务为新业务,未来将快速发展。
此次募集资金5.77亿元将用于设计、展示、营销中心建设、年产万双鞋履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补充营运资金等项目。
规模化设计能力具备稀缺性,先发优势和规模效应明显。设计能力是公司获客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他业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公司以设计为先导,打造纵向整合鞋履行业前端价值链的业务模式。公司通过集中化的高效采风,标准化的研发设计流程以及规模化的设计能力,形成了量贩式设计服务能力,在行业内具备稀缺性(目前行业内暂未形成大批具有成熟设计能力的公司),是鞋履设计行业具备先发优势的行业引领者。目前公司具备年均近00款鞋样的量贩设计能力,具备明显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势。
研发能力突出,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目前鞋履设计行业已经进入精细化阶段,设计不局限在外观、形状、色彩等初级环节,而是从面料、版型、材质、人体工学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公司研发团队经验丰富,技术优势明显。截至年末,公司拥有使用的主要专利、商标、美术作品著作权及软件著作权分别为项、项、项及4项,技术优势明显。研发设计人员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研发设计人员占比68%,人才优势明显。
供应链管理经验丰富保障设计落地,提升客户粘性。公司拥有位于鞋产业聚集地的区位优势,供应链管理经验丰富。由于鞋履行业产业链较长、低于分布交广、工艺标准多样。公司地处温州,是“中国鞋都”,拥有位于鞋产业聚集地的区位优势,掌握大量优质鞋类生产企业资源,并积累了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能够实现鞋履设计服务后的设计落地,进一步提升合作效率和客户粘性。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65亿元、7.76亿元、8.68亿元,同比分别为-2.96%、16.59%、11.8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元、1.37亿元、1.70亿元,同比分别为0.24%、24.89%、24.10%。我们通过DCF绝对估值法测算分析,预测公司目标市值为82.99亿元,对应目标价34.58元,对应P/E为60.67倍。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中小鞋企经营情况急剧恶化;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未能准确把握流行趋势变化的设计风险。
新强联()深度报告:风电主轴轴承进口替代领先者
投资要点:
风电主轴轴承依赖进口,海外产能受限创造进口替代机会。国内风电轴承市场空间约百亿,机组大容量化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主轴轴承主要由FAG、SKF等欧洲厂商供应,国内厂商以低端的偏航变桨轴承为主,欧洲疫情严重,同时海外大型轴承产能不足。技术达标的国内厂商迎来进口替代窗口期。
公司自主、专注研发,成为风电主轴轴承核心供应商。公司具备10多年风电轴承供货经验,主要供货明阳智能和湘电风能,并合作远景等厂商。3MW风机轴承已大批量,5.5MW已小批量试制。进度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公司进入主流客户全面供应和产能释放期。公司轴承供应容量大型化,主轴轴承占比从年的10%基础上快速提升,促进供应单价和毛利率快速提升,且具备较大进一步提升空间。同时,公司提前投入募投产能,产能在年增加50%的基础上持续增长,顺应公司客户快速拓展的趋势,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预计未来收入和盈利能力将继续同比提升。
海外市场和风电外市场提供进一步发展空间。预计年,公司风电轴承全球市占率低于10%,海外客户可提供更大市场空间。风电之外,公司已在数十亿市场的海工装备和盾构机轴承领域实现供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年,公司实现利润4.83亿元、6.43亿元、8.14亿元。对应PE19倍、14倍和11倍。考虑到公司持续受益于风电主轴轴承进口替代,为A股风电主轴轴承唯一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和较强的技术壁垒,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在抢装后出现大幅下滑;2)公司产品价格出现超预期下降;3)公司产品验证进度不及预期;4)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5)公司海外供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山东玻纤():成长性值得 20FY业绩符合预期,受益行业高景气,成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年年报,20FY实现营收20.0亿元,yoy+10.2%,归母净利润1.7亿元,yoy+17.8%,接近前期业绩预告上沿,符合我们预期。玻纤行业供需格局明显优化,看好本轮景气向上持续性,看好现阶段玻纤纱价格支撑,公司21年吨净利或明显改善。公司玻纤纱产能稳步提升,作为二线龙头,成长性值得 产能增加贡献收入增量,成本降幅明显,净利率小幅提升公司20年收入同增10.2%,主因8万吨特种纤维4Q20投产,玻纤纱销量同增14.9%至37.7万吨。疫情影响需求,玻纤产品单价同减3.0%至4,元,但4Q20起需求好转,玻纤纱价格迎来较大幅度上调部分对冲全年影响。20年综合毛利率同减0.5pct至27.9%,主因玻纤产品全年均价较低,同时会计政策变化部分销售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有一定影响,同期玻纤产品毛利率同减0.6pct至28.3%,吨玻纤产品成本同减2.2%至3,元(因营业成本测算口径变化,实际吨成本降幅更高)。递延所得税增加影响,有效所得税税率同比提升4.1pct至18.8%。综合来看,玻纤产品生产成本下降有效抵消全年玻纤产品价格对盈利能力拖累,20年公司归母净利率同增0.5pct至8.6%。
玻纤行业供需格局明显优化,价格持续上调,看好本轮景气向上持续性需求角度,主要领域(建筑、电子、交通)等渗透率均存在提升空间及动力,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发展节奏不悲观,21年全球进入经济复苏周期,玻纤需求短期有支撑,长期有空间。供给角度,不考虑冷修影响,测算21/22年玻纤纱产能增量分别为55/33万吨,产能投放节奏较前期明显放缓,且玻纤行业十四五规划将中长期产能有序投放置于更重要位置。供需格局明显优化,20Q4起玻纤价格已有明显提升,且21年玻纤纱价格仍有进一步上调。行业景气度已有明显改善,看好持续性,我们认为现阶段玻纤纱价格有较强支撑。
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YoY%/30%/22%,维持“买入”评级公司现阶段产能国内第四、全球第七,后续有效产能持续增加或有一定持续性(8万吨C-CR产线21年贡献有效产能增量,沂水3线6万吨技改升级至10万吨贡献22/23年有效产能增量),公司成长性值得期待。行业供需格局优化,看好本轮景气向上持续性。我们维持21/22年盈利预测5.0/6.5亿,新增23年归母净利预测为7.9亿,预计21-23年YoY分别为%/30%/22%,当前可比公司21年Wind一致预期PE18倍,认可给予21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18.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低于预期、行业供给超预期、公司产能投放节奏低于预期
中国黄金(916)首次覆盖报告:黄金央企第一家加码渠道建设开拓首饰业务成长可期
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零售板块的唯一平台,国资委持股比例较集中。中金珠宝是国内专业从事“中国黄金”品牌黄金珠宝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品牌运营的大型央企。董事长陈雄伟在中国黄金集团工作30余年,任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通过全资公司中国黄金集团间接持有38.46%股份。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黄金消费国,黄金品牌商集中度提升正当时。随着市场管制放宽、规模扩容、产品的多样化,我国黄金产品的消费需求强劲,年全国黄金消费总量2.78吨。而黄金饰品行业的产业链较长,外资垄断高端,主打镶嵌;内资港资主打中端及大众市场,黄金为主要品类。未来,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将在行业出清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不注重设计、品牌建设乏力、零售渠道狭窄的企业将逐渐在竞争中淘汰。
黄金产品贡献99%以上收入,产品种类较为集中,黄金首饰业务增长可期。
公司专注于金条和黄金饰品等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黄金产品、K金珠宝类等,同时收取品牌使用费和服务管理费,其中黄金产品贡献99%以上收入。
年实现营收.8亿元,同比下降6.4%,主要原因系大客户金条订单需求减少导致的营业收入下滑。在整体营收下滑的情况下毛利润不降反增,主要得益于国际黄金金价的提升。另外,由于黄金首饰业务毛利率较高,在大客户渠道的金条订单量接连下降的情况下,其毛利润已由17年的30%提升到19年的54%,未来成长可期。
“直销+经销”双轮驱动,一线城市旗舰店带动周边加盟店迅速占领全国市场。19年直销模式(包括直营店大客户银行电商渠道)和经销模式各自贡献一半收入。近年来经销模式增长强劲,主要系直销模式的大客户渠道收入减少,以及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开设加盟店,加盟店的收入增加明显。和同行相比,公司直营店盈利水平优势明显,年新增16家直营店,亦体现出公司在一二线城市大量布局品牌旗舰店的渠道运营策略。
投资建议:公司为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零售板块唯一平台,股东背景强大,业务基本盘稳固。此次上市募资净额8.3亿元,重点加码渠道建设,开拓黄金首饰业务,业务有望加速成长。预计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4.49/6.35/8.92亿元,参考同行可比估值给予21年20倍PE,目标价为7.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加盟业务管理风险,黄金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存货保管风险
科思股份():防晒剂全球龙头纵横向扩张长期成长空间大
公司概况:公司主要从事日用化学品原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防晒剂等化妆品活性成分、合成香料等,拥有宿迁及马鞍山两大生产基地,其中马鞍山工厂为按照原料药GMP标准体系建设,并已通过美国FDA现场审计。公司下游客户均为全球知名化妆品公司及香精香料公司。其中防晒剂等化妆品活性成分主要客户包括帝斯曼、拜尔斯道夫、宝洁、欧莱雅、默克、强生等大型跨国化妆品公司和专用化学品公司;合成香料不仅覆盖奇华顿、芬美意、IFF、德之馨这全球四家最大的香精香料巨头,另外还包括高砂、曼氏、高露洁等世界知名公司。
防晒用品需求增长带动上游防晒剂需求持续增加:防晒是对抗皮肤衰老的关键环节,年预计全球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将增加到.69亿美元,公司是全球主要防晒剂生产厂家之一,年占全球27.88%的份额。公司的防晒剂产品已覆盖目前市场上主要化学防晒剂品类,且涵盖了UVA、UVB的所有波段,可以满足下游客户较为全面的需求,长期来看全球防晒化妆品市场还将持续快速发展并带动防晒剂需求持续增加。
横向扩张——在研及储备项目众多,公司未来将围绕化妆品活性成分及合成香料行业进行持续的品类扩张:年全球化妆品活性成分市场规模达到亿元,预计到年可以增长至亿元,CAGR为6.5%。
公司未来将凭借防晒剂已建立的渠道优势,不断进行化妆品活性成分领域的品类扩张,除了新型防晒剂,还将延伸至清洁、保湿及美白等赛道,在香原料板块公司还有较多产品未来会陆续推出,长期看公司还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
纵向延伸——加强配方研究,未来不排除向防晒剂下游产品发展:公司目前在化妆品产业链当中扮演上游原料供应商的角色,尚未形成自己配方,随着化妆品行业的持续蓬勃发展,化妆品产品制造环节还具备非常大的发展和整合空间,公司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排除通过加强配方研究或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向防晒剂下游产品发展,进入到下游化妆品ODM市场,打开中长期成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3、2.34及2.99亿元,分别对应52.9、41.3及32.3倍PE,公司作为国内化妆品活性成分及合成香料龙头公司,具备明显消费属性,并且是赛道上稀缺的上市公司,未来有望横向及纵向持续扩张,目前估值存在一定低估,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客户依赖风险、环保与安全生产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证券时报〗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