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电九江发电厂,提起检修部热机二分部本体班的老李,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大名,但一说到“毛仔”的绰号,大家便恍然大悟,“噢!就是那位个子瘦小、干活利索、经验丰富,有着发电机密封瓦检修专家称号,在机本体干了一辈子,即将退休的老师傅吧?!”“对,就是他。”从进厂20来岁的毛头小伙子,便从事汽轮机本体检修从未挪过窝,人虽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对待工作上的问题,绝对是一个能跟你较真,甚至能脸红脖子粗,不争出一个结果绝不罢休的倔老头。
另一位小李,便是他的高徒了,自当兵退伍分配到班组,便拜老李为师,也干上了汽轮机本体检修运行。他有着1.8米的身材,灵活敏捷的反应能力,但对从事的工种绝对是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跟师傅站一块,对比鲜明,班组同事开玩笑地说“老李和小李这师徒俩就是一绝配啊!”
一个肯教、善教,一个好学、会学,从此,汽轮机检修现场便有了这一高一矮、一老一青,宛如父子般的一对师徒。老李对小李绝对称得上是用心交心,毫无保留,从一开始的如何为人处事,正确对待岗位职责,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到后来技术工艺上的一丝不苟,丝毫必较的认真劲,认死理的态度。小李对师傅绝对也是没话说,由于老李年纪大了,加上长期从事检修工作,落下了一身毛病,特别是严重的腰肌劳损,有时痛得腰都直不起来,所以作为徒弟的小李便包下了所有的体力活,像提工具、拧螺丝、打大锤,甚至于师傅家中有些体力活,都是徒弟在抢着干。一个有经验有技术,一个有体力好学肯干,师徒俩人,关系十分融洽,在我们机本体也是一道和谐的风景。
老李对徒弟十分严格、苛求。一次在检修发电机密封瓦面的工作中,小李习惯性地戴着手套触摸瓦面,老李看到后,狠劲地一巴掌打在小李手背上,小李忍痛抬头一脸不解地望着老李说:“师傅为什么打我?”随即脱下手套,另一只手搓揉着有些红肿的手背。老李则毫不客气地教训:“不要以为本体的设备粗、大、笨,但绝对是一个粗细活,特别是瓦的检修更要精细严谨,戴着手套摸它,你能有手感吗?你能从瓦块表面的细微磨损来判断它的运行工况吗?”这一巴掌一席话,弄得小李哑口无言,也从此更长了记性,养成了今后良好的工艺作风。
记得还有一次进行轴承箱外油档间隙调整工作,老李和小李上午一上班便进入现场,钻入了油档洼窝处那狭小压抑的空间,站不直、蹲不下,只能半趴着、弯曲着身子,努力向下伸长手指提着塞尺一寸寸向下滑动测量着每一道油档齿的间隙,调整好紧固螺丝,再次复测,但是不行,紧力不匀后数值变化,还得重新调整……如此反反复复几次,老李小李师徒俩已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小李有些不耐烦地对师傅说:“差不多就行了,也就几丝的误差,运行中肯定不会漏油的,这已经快到下班时间了。”老李默不作声拉起小李说:“走,我们抽根烟,歇歇。”到了休息室,边抽烟老李边认真严肃地对小李说:“本体油档的调整外人看起来很简单,但绝不能小看,很考验人的耐心、精致,也是做好本体检修的基本功,一丝一毫都必须按照检修规程中的标准来,要知道在高温区域,来不得一点马虎和侥幸,我们原来有过大修后油档间隙调整不到位导致开机后漏油、冒烟,甚至火警的教训,你现在不用心、不下功夫,开机后再花十倍、百倍的精力也很难挽回此次失误而可能带来的隐患、危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做为本体人,就必须养成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作风,要有自己跟自己较劲的勇气,否则工作没做好,你就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和恐惧中。”听了师傅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小李默默转身,再一次爬向那狭小空间,重复着测量、调整、紧固的工作流程,直到油档间隙数据安全符合标准要求,才艰难地爬起身。当他用手撑着酸胀的腰直起身子,此时时钟已指向下午1点了,师徒俩人相互对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只是师徒俩人日常工作的几个场景,小李在老李师傅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下,日益成熟起来,特别在检修工艺作风方面颇得“老李”师傅的真传,逐渐成长为本体班的检修青工骨干。小李还告诉笔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磨砺,不断提高,顺利接上师傅的班,为企业提质增效、争A创星、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代和强(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