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优势 >> 正文 >> 正文

最全2022年轴承制造行业上市公司全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2/8/9

轴承制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轴承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瓦轴B()、襄阳轴承()、万向钱潮()、长盛轴承()、龙溪股份()、五洲新春()、南方轴承()、苏轴股份()、晋西车轴()、新强联()等。

本文核心数据:营收数据、毛利率数据、研发投入强度、产销量数据

1、轴承制造产业上市公司汇总

轴承制造是我国体量较大的高端装备零部件市场,从产业链来看,我国轴承制造上游主要上市企业钢铁冶炼、设备生产等供应商;中游包括汽车轴承、轨道交通轴承等制造商,其中瓦轴B()是国内轴承制造龙头企业,另有南方轴承()、苏轴股份()等细分市场的领先企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涉及汽车、重工业、航天等行业。具体的汇总如下:

从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类型来看,中游大多数上市企业瞄准汽车轴承市场,在轮毂轴承、关节轴承等领域纷纷布局,如襄阳轴承()、万向钱潮()、光洋股份()等,另有一些专注大型轴承制造的,如国机精工()、新强联()、太原重工()等。

从营收表现来看,中游企业万向钱潮()以年收入.8亿元成为行业内业绩最为亮眼的轴承制造企业,龙头之一瓦轴B()年收入为18.59亿元。大多数企业的营收分布在10-30亿元,行业整体的经营情况较为乐观。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浙江省轴承制造行业的上市企业数量全国领先,具体有万向钱潮()、长盛轴承()、五洲新春()、双飞股份()等;江苏省有南方轴承()、苏轴股份()、力星股份()等企业,瓦轴B()位于辽宁省。

2、轴承制造行业上市公司业务布局对比

轴承制造行业的上市公司中,金沃股份()、兆丰股份()为国外业务占比较大。瓦轴B()拥有国内最大轴承技术与产品研发和制造基地,襄阳轴承()的产能较大。整体来看,我国轴承制造企业在加强核心研发技术、扩大产能以及完善产品结构方面较为重视。

3、轴承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轴承制造业务核心指标对比

从轴承制造业务收入及毛利率来看,太原重工()、新强联()、瓦轴B()的营收规模较大,尤其是太原重工(),其轴承制造相关业务营收达到22.11亿元,毛利率水平为82.19%;兆丰股份()的轴承制造业务毛利率水平最高,为45.76%。

从研发投入强度来看,相关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区间在3%-15%,其中,瓦轴B()的研发投入强度最大,为12.2%,作为行业内领先的轴承制造企业,瓦轴B()在高端精密轴承方面投入力度较大。

从产品产销量来看,我国轴承制造行业上市企业相关产品均已实现量产,其中金沃股份()、五洲新春()等企业的产量规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注:核心业务此处是指有关轴承制造业务,其中万向钱潮核心业务披露口径为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轴承,仅小部分为汽车排气系统)。

4、轴承制造行业上市公司轴承制造业务规划对比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年愿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重视高端精密装备制造,以及加快智能化、自动化布局,而轴承则是重要的零部件。此外,轴承制造企业的其他上市公司也明确了其轴承制造业务的发展布局: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轴承制造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还可以与+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