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德州日报」位于轴承厂宿舍附近的公厕重建后“颜值”显著提升公厕内整体环境干净整洁。记者石秀秀摄本报讯(记者石秀秀通讯员高静)10月11日,来到位于德城区苏禄王墓北侧的公厕,红砖墙、灰瓦顶的外观令人眼前一亮。进入公厕内部,明亮的镜子、干净的地面、洁白的洗手盆,整体环境令人感觉舒适。
该公厕始建于年,位于德城区苏禄王墓北侧,周边居住居民多,来景区参观游玩的旅客也不少。人流量大使用频次高,加之年久失修,公厕内部物品损坏严重,硬件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市民需求。为了解决大家的如厕难问题,公厕在今年6月开始了升级改造。
如今,重新对外开放的公厕“华丽变身”,不仅“颜值”显著提升,公厕的“内涵”也更丰富了。“公厕按比例重新配置了男厕、女厕数量,增加了无障碍厕间,还安装了热水器和烘手机。”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设施科现场负责人宋亮介绍。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公共厕所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窗口,还是检验城市环境卫生的一面镜子。今年以来,市环卫服务中心以提升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开展公厕提档升级工作,自5月下旬起,对中心城区座公厕进行改造提升。
此次改造的公厕多分布在背街小巷,且大多建于年左右,均存在设施陈旧、破损严重且排水不通畅等问题。由于周边建设条件受限,改造难度大,市环卫服务中心多次召集设计、施工人员开会研究,根据每座公厕排查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改造方案。
位于德城区解放北路轴承厂宿舍附近的公厕,之前建设面积小,厕位数量少,厕内空间布局不合理,因此对该公厕进行了原址拆除重建。“建设严格按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进行,设置了单独的隔断式蹲位,完善了用水、排污、照明、洗手台、镜子等设施设备,整体上还加强了通风、采光和除臭功能。”宋亮介绍。
为了更好满足特殊群体如厕需求,公厕全部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扶手、坐便器等特殊设施,同时对12座符合条件的三类公厕增设了独立的无障碍厕间,提档升级达到二类公厕标准,更加完善了服务功能。目前,座公厕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其中,原址拆除重建13座,改造提升92座。
公厕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公厕“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管理标准及日常考核制度,强化对公厕保洁人员教育培训管理。做到公厕专人管理,随时保洁、定期扫除,消除卫生死角,及时消杀除臭,有效提高公厕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956.html
上一篇文章: 2024年国产轴承行业发展及预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