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市场 >> 正文 >> 正文

沈忠明匠心打造轴承中国标准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3/11/30
年夏,国营常熟轴承总厂(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原称)迎来了几个年轻的新面孔,他们是刚刚从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当时公司的员工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其中那个清秀白净但又稚气未脱的男孩子——沈忠明,在今后企业走向市场、向高端制造业转型、跻身国内行业一流水平的过程中,将陪伴这个企业30多年一起发展壮大,成长为一名江苏省劳动模范。沈忠明(中)带领团队成员进行技术攻关满身油污的“国家干部”当时,沈忠明作为学校推荐的优秀毕业生,被以国家干部的身份分配到了国营常熟轴承总厂。这个“国家干部”进入企业后,被安排在车间实习,从一线设备操作工做起,一干就是三年。从操作工到设备调整工、再到维修工,他每天与机器打交道、与钢铁打交道,他的工服上总是沾着油渍,头发里也充满了油味。“同一批新进来的几位技术人员,有的在车间干了几个月,有的干了一年左右,后来都辞职离开了,只剩下我一个。”沈忠明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惋惜地说。宝剑锋从磨砺出。三年的车间实践,让他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专业技术工作者,充分地了解了车间各类加工设备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了调整这些设备的技能,详细地了解了产品的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这为他随后顺利进入技术部门展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年之痒”,去还是留?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民营企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接下去的几年里,民营轴承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立发展,特别是隔壁邻居——浙江省的民营轴承企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对常熟轴承总厂这家国有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生产业务不足,一线员工离职,办公室同事也相继辞职,更没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一股消极的氛围笼罩着大家。那时候,沈忠明在公司已经干了7年,从一个毛头小伙儿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技术专家。他也曾犹豫,但是他难以割舍这个伴他成长的温暖的大家庭,他凭着一腔热血,继续坚守技术岗位,接下离职人员留下的工作,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年,上级机关调整了轴承厂的领导班子,调整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让轴承厂人看到了希望。“不合格”的丈夫和父亲年,国营常熟轴承厂转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转制后的企业确立了向高端轴承发展的方向,每年需要开发一定数量的新产品。为了了解这些新客户新需求、以及新产品的使用情况,作为年轻技术骨干,沈忠明需要经常出差,近的有江浙,远的有陕西、云南和东北地区。碰到客户使用中出现问题,还要深入车间去检测、调查,和一线工人沟通交流,向他们讲解怎样安装、使用、维护好轴承,直到把问题处理到客户满意为止。“现在已经好很多了,公司刚转制的几年出差是最频繁的。记得有一次我出差在外,当时小孩还在读书,妻子生病发烧不小心在家睡着了,错过了出发接孩子晚自习放学的时间,她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爬起来匆匆地去接孩子。”沈忠明说这段话时,语气明显低沉。作为丈夫,这么多年还记得这事,对于妻子他可能还是觉得愧疚吧。匠心精工,中国轴承有一个团队,历经15年技术攻坚,将轴承普通制造成功转向精密制造,打破国际垄断,打造出能够实现进口替代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的核心零部件,甚至将产品打入轴承工业巨头德国的市场,它就是沈忠明所在的长城轴承技术团队。众所周知,德国和日本的轴承制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核心技术团队成员,从年开始,沈忠明每年都会赴德国深造,和其他技术人员努力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向德国一些轴承知名品牌学习,同时邀请德国一流的专家做顾问,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回国后向公司整个技术团队传授学习经验。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开发了各种类别的滚动轴承。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从零开始,进行各种检测分析,不断进行尝试和验证,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最近10年,累计开发了个新产品规格,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电机、电梯、棉纺机械、化纺机械、数控机床、高速主轴、工业机械人、航空航天等行业,现如今已经掌握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前沿的轴承制造技术。年沈忠明主导的《化纤设备压辊专用轴承》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年参与江苏省重点领域质量攻关招标项目《高速电主轴》《数控机床高精度轴承》并于年通过项目鉴定和审核,沈忠明本人连续两届当选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今年被表彰为省劳模。薪火相传,点亮未来从普通技术员做起,到技术科长,再到技术中心主任,直到年担任公司总工程师,沈忠明逐渐成长为技术与管理复合型的人才。在这过程中,他除了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攻关,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致力于为公司培养出更多技术人才。他采用“分享案例”的培训方法,当下面的技术员遇到困难来请教时,他不仅仅只是作答,而是把这个技术员提出的问题拿到交流会上讨论,自己更多是倾听和建议,让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手上的项目不同,这次其他人没遇到这个问题,不等于他们以后遇不到,用团队自由讨论替代原来家长式的知识填塞,能很大程度提高技术员的能力。”沈忠明说。现如今,年轻一代的技术人员已经成长成熟、能独当一面,他们都已在公司的重要技术、核心部门承担领导带头责任,带领更多年轻职工向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通讯员苏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曹卢杰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