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无题》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尽管机器已经取代了大量重复性的劳作,但是创新性的建设性作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需要依靠人类的双手,因此工匠精神在近些年一直被提及。
电焊行业是最需要工匠的行业之一,需要焊接工人们及时的调节自己的焊接位点与角度,截至目前,没有任何一部机器可以胜任繁琐复杂的焊接工作。
因此,焊接行业又被称为“匠人的行业”,共和国重工业的起步举步维艰,正是靠着一代又一代共和国电焊工的艰苦奋斗,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飞跃。
高凤林就是这样的一位匠人。他本是一个民间出身的焊工工人,他是怎么走到给火箭做焊接这一步的呢?
一、活用知识
高凤林的父亲就是维修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因此,高凤林从小就开始接触这些复杂的机械设备。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学习怎么修自行车,上车链子的手艺很好,别人怎么上都上不了的链子,往往他一试就成功了。
然而,他的父亲却认为学习没什么用,让他上完初中就回家继续修车子。高凤林一再央求都无济于事。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的父亲接到了一个棘手的活,一个人的自行车被暴雨淋湿,轴承部分都生锈了,根本没法正常骑行,于是他只好把车子送到老高这儿来修,可是这也让老高犯了难,轴承都锈成这样子了,即使上上润滑油,也很难生产运作了。
然而,小高凤林却背着父亲,偷偷的拿家里的小铁锅蒸馏白醋,得到了一瓶浓缩的醋酸,然后他把这瓶白醋倒在了锈掉的轴承上,结果给他的父亲撞见了。
看见自己的儿子乱摆弄客人的车子,这可把老高吓坏了,顺手抄起扫帚就走了过来,这时高凤林大喊:“爹!你看。”
随后用手指了一下自行车的轴承。老高惊讶的发现,原本密密麻麻的铁锈,竟然被这瓶儿白醋全部给去掉了。
老高赶紧扔掉了扫帚,上前查看自行车,原本锈迹斑斑的轴承光洁如新,他抚摸着儿子的头,问高凤林是怎么知道这个窍门的,高凤林说:“醋酸可以溶解铁锈,化学里面都学过。”
高凤林的回答令老高感到了震撼,“果然,不读书不行啊。”
老高小声地低估着,第二天,他就把一大把钞票交给了儿子:“拿着这些钱,这是你的学费,以后好好读书,别跟爹一样只会修车子,咱学到知识了,以后造个大飞机。”
在老高说出这句话时,他肯定想不到,儿子高凤林这辈子不止去造飞机了,甚至飞天的火箭都有他儿子的参与。
二、学而有成
高凤林的中考成绩非常优秀,最后去了市里读高中,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成绩,特别是物理成绩一如既往的优秀,然而,毕竟农村娃接触外界接触的比城里娃少,他的英语成绩不是很理想,最终进入了一所技校。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技校和今日的技校是不可同日而语的,那时的技校文凭也很有含金量,基本上毕业后就可以进入国企,端稳铁饭碗了。由此,高凤林成为了他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升学宴上,老高高兴的喝的是酩酊大醉,一直拍着高凤林的后背:“我儿子就是有出息,咱老高家是祖坟冒青烟了!”
在学校时,他认真学习技术,因为自己的底子好,他进步最快,是班里技术最好的学生。
在校学而有成,使得他成为了老师们最喜欢的学生,年,他被分配到了一家大型国企担任焊工。
三、金子发光
这家国企是当时非常好的一个单位,能够进入的员工都是技校里的顶尖人物,即使如此,高凤林也是青年工人里的佼佼者,不但焊接的快,质量也无可挑剔,即使很多干了半辈子的老师傅也都自愧不如。
他刚做完自己的焊接工作,突然就被自己的师傅喊了出去,他刚走出车间大门,就发现厂长和一个穿军装的人站在一起。
还没问是怎么回事,师傅就抢先一步说:“小高啊,我以后带不了你了,你让厂长跟你说吧。”
厂长接着说道:“咱们国家最近要制造打仗用的飞机了,咱厂子需要出人做焊工,我们商量了一下,老师傅们手艺好,但都太老了。
这么辛苦的活不能干,年轻人干活又都毛毛躁躁的,就你是年轻人里干活最稳的,你愿意去空军大院造飞机,为人民服务吗?”
高凤林没有回答,因为此时他已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在他的眼前,早已经浮现出祖国的大飞机鹰击长空的图景。
四、冲破引力
高凤林立刻给父亲写信:“爸,我要去造飞机了。”收到这封信后,老高一激动,把吃饭用的小桌板都给掀了,他顾不上老婆的抱怨,火急火燎的拿着这封信出去炫耀了。
“我儿子去造飞机了,打仗用的!”
年他来到空军大院,和技术人员沟通后,他了解到,飞机需要在空中高机动飞行,对于材料的轻便和刚性要求很高。
如果焊接的太厚实,飞机的机动性能就会大打折扣,如果焊接的太简易,在高机动作业时有可能会突然散架,因此,高凤林面临着一个工程学难题。
而且,因为当时中国是第一次制造战斗机,根本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而且那时的中国也并不富裕,每次实验都要消耗大量的经费,所以要尽可能减少失败的次数,以节约资金。
高凤林回到宿舍后,彻夜在那儿画受力分析结构图,从晚上八点开始,他发动大脑风暴,想到了无数方案,无数方案又因为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被推到重来,知道次日的凌晨六点,高凤林才长出一口气:“最好的焊接方案,找到了”
完美的理论模型配合高超的焊接手艺,高凤林焊接起来的战斗机一次成功令在场的专家和领导都赞叹不已,这个年轻人,后生可畏啊!
高凤林又被调到了航天局,继续为火箭的焊接工艺提供解决方案。如今,高凤林已经不仅仅只是造飞机了,他参与制造的火箭已经冲破了地心引力,向宇宙进发。
年的德国发明展上,高凤林一举夺得三项世界大奖,高凤林这位农村出身的小子,也冲破了现实的引力,奔向了大国工匠的路上。
结语
高凤林的匠人精神令我们敬佩,他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么出色,更多的是因为他对于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对于自己这份事业的操守。
高凤林自小就可以运用自己的课本知识,解决现实当中的难题,长大后又在任何所属的岗位里兢兢业业,有着两种可贵的品质,真的是想不成功都难啊。
在当今时代,我们赞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在浮躁的工业时代下,我们更需要人的温度,而不是机器的冰冷,有些工程只有人类才可以驾驭,人类可以为没有生命的物体赋予创造力,因此,工匠精神永远无法被机器取代,它将在今后的时代下继续熠熠生辉。
参考资料:《无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