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股市摸爬滚打时间比较长的人,都听过唐万新这个名字,在90年代,唐万新是资本市场的传奇人物,靠着元起家,建立了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德隆帝国,却又在一夜之间崩塌,唐万新究竟是靠着什么成为了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第一人,又为何在一夜之间,所有财富化为乌有,今天的节目,听我说一说唐万新的传奇人生。
年,唐万新在新疆出生,他的父亲是重庆人,母亲是陕西人,在那个年代,为了人生理想,两个年轻人到新疆支边,走到了一起,在新疆成家立业,有了5个孩子,唐万新就是他们最小的儿子。80年代初,很多年轻人把高考作为实现理想的最佳途径,唐万新也不例外,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物理学家。第一次参加高考,唐万新和他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物理系失之交臂,却阴差阳错地考上了华东石油学院。
华东石油学院,就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这个大学的毕业生,不少都成了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垄断企业的职工,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前途的选择,但唐万新不这么认为,在华东石油学院一年多,他就申请了主动退学,他的哥哥唐万里还没来得及阻止他,唐万新已经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回家的路。
第二年参加高考,唐万新的高考成绩比第一年高多了,已经超过了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录取分数线,然而,命运再次跟他开起了玩笑,按照规定,在校大学生如果参加复读,只能报考原来就读的学校,可当时华东石油学院的招生工作已经结束,最终,他被调剂到了新疆石油学院。本来应该是复旦大学的学生,却被调剂到了新疆石油学院,唐万新心里很不服气,在大学里的每一天,他都觉得是熬日子,天天不务正业,到了两年之后,唐万新再次申请了退学。
退学之后,唐万新放弃了重新考大学,天天在街上转悠,想着赚钱的门道。有一次,唐万新发现,在整个乌鲁木齐,竟然没有一家能够彩色照片印刷的店,这个发现,给他的人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那个年代,黑白照片已逐渐被彩色照片替代,彩印市场需求非常大,一张彩色照片的市场价格大约在1块钱左右,要知道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到两百元。
发现了彩色照片印刷的机会后,唐万新叫上自己的几个好兄弟一起干,当时他们只有元的本钱,根本不足以把彩色照片印刷的生意做大,聪明的唐万新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门店招收员工的时候,同时收取一笔押金,这个模式听上去跟后来的ofo小黄车收押金是不是有点像,原来唐万新才是这个模式的开创者。靠着收回来的押金,唐万新又在乌鲁木齐扩充了二十几个门店,更加搞笑的是,唐万新根本买不起彩色照片的冲印设备,在他的门店印照片,一块钱一张,但要一周才能交货。
为什么要一周呢,因为唐万新要从客户手中手机胶片和冲印的需求,然后人肉坐飞机到广州冲洗照片,再回到乌鲁木齐交货,在现在看来,这么做生意真的大费周章,可就是这个笨方法,竟然很快帮唐万新赚到了钱。找到了门道,就按照这个套路,唐万新把生意进一步扩大,更是从广州买来了一台二手的印刷设备,在当时,他的照片印刷店占据了乌鲁木齐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赚到了60万元。
八十年代,连万元户都非常少见,别说60万了,很多人辛辛苦苦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彩色照片印刷生意的成功,让唐万新看到了自己无限的可能性,在照片彩印行业出现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之后,他决定,到新的领域去闯一闯。在接下来的四年多时间里,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唐万新办过工厂,生产过自行车锁,研发过卫星接收器,还开过宾馆,可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四年下来,60万的资本不仅被败光了,他还欠下了万的债务。
在月收入平均不到三百的年代,要靠打工来还万,根本是不可能的,唐万新厌倦了不断地被债主催债,有一天,他干脆把所有的债主都叫到一起,借钱的是大爷,唐万新告诉所有债主,要是再催债,干脆一了百了,把唐万新送到监狱去,谁也别想再拿到一分钱,但如果相信他的,就给他一次机会,有朝一日他肯定会把钱还上。唐万新的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债主们果然一下子就消停了,谁也不敢再找他催债。得到了久违的清净,唐万新又开始思考赚钱的门道。
90年代初,国家开始开发新疆油田,唐万新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成立了一家叫做科海的电脑公司,这家公司以电脑为产品,进入了新疆油田的贸易体系,很快,唐万新靠着这个大客户,赚到了一百多万元。赚到钱之后,他兑现承诺,不仅把欠别人的债务都给还上了,还付了利息。经过这一次,唐万新深刻地认识到了,与其自己瞎折腾,不如好好审时度势,用政策和趋势的力量给自己赚钱,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股票市场。
90年代初期,国内在上海和深圳成立证券交易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开门迎客,最早进入市场的人,大部分都成了时代的宠儿,包括私募大佬林园、花几个亿买鸡缸杯的大佬刘益谦等等,唐万新也是其中之一。年,唐万新成立了一家叫做德隆的公司,专门围绕股票市场开展业务,与其说是开展业务,实际上就是不停地倒卖股票凭证。
什么是股票凭证,在国企改制上市时,很多企业会向自己的员工发放股票,很多企业的员工跟风买了股票,但根本不知道股票是个什么东西,只觉得这个票子既不是粮票,也不是肉票,竟然还要自己掏钱买,也不知道有没有用,不如实在一点卖给别人换成钱,正是利用了很多人这样的心理,唐万新在西安大量收购国有企业职工手中的股票凭证,这些凭证的交易非常简单,只要在股票背后修改所有人的信息就可以,这些国企职工卖掉的原始股,实际上都是国企最优质的的资产,一旦上市之后,升值空间尤其大。
拿着几万块钱的本钱,唐万新这个股票二道贩子将低价收购来的股票卖给深圳等地的专业炒家,就这样,短短几个月下来,唐万新的财富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股票“二道贩子”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有一次,市场上抛出了西北轴承这家企业价值万的法人股,唐万新立马掏钱全部接了过来,没几天,这些法人股被他转手卖了出去,一来一回,他净赚多万。
倒卖股票凭证的事情,说白了是利用国有企业改制的制度漏洞赚钱,随着越来越多人知道这个赚钱的秘密,监管部门干脆修改了规则,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买一张认股凭证,一张认股凭证对应只允许买到股的股票。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唐万新干脆花钱雇人排队买认股凭证,倒卖股票的活动一直进行到了年,他的财富也积累到了将近十亿元。财富越来越多,德隆公司名气也越来越大,业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房地产开发、歌舞厅、农场等多个领域。
唐万新有个特点,看到什么东西新鲜,都想自己干一干。有一次他到上海出差,走到一条街上,看到很多人在一条小巷子里排队,问了才知道,这些人不是排队买东西,也不是为了看明星,而是等着一家歌舞厅开门。在那个年代,很多人第一次到歌舞厅,觉得像是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唐万新一下子打开了思路,他立即找到了这家歌舞厅的老板,邀请他到北京合作开歌舞厅,没想到,对方还答应了。
就这样,靠着房地产、歌舞厅生意,德隆公司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赚钱越来越多,要是唐万新能够就此收手,踏踏实实地经营实业,他的人生可能也不会是这个结局。可惜,他一辈子都在赚快钱,根本无法接受那些投入大,来钱慢的实体经济,此时的唐万新,早就深陷资本市场“钱生钱”的游戏中无法自拔。抛弃了做实业的想法之后,唐万新通过投资手段,大量的收购各种各样的企业,不断地扩大德隆集团的蓝图。到年的时候,德隆已经成为了有多家关联企业,控制3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超过亿元的商业帝国。
然而,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德隆集团的资产质量根本经不起推敲,这么多的企业,如果好好进行布局,没准能够盘活不少资产,但唐万新只懂得用资本进行控制,手下根本没有懂得经营企业的人。他控制的三家上市公司,虽然市值加起来超过亿元,但每家企业的盈利水平都不强,根本不足以支撑起德隆这么大的盘子,没有办法,唐万新只能通过质押股份来获得资金,再投入到证券市场去炒作自己家的股票。
最夸张的时候,他在股市当中一共控制了4万多个证券账户,这些账户主要的功能,就是炒作德隆名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股票,逻辑很简单,低价卖出,再高价买入,左手倒右手,但在市场看来,这几家公司的股价却一直在上涨。
到2年,唐万新入选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在大陆富豪中位列27位,年,唐万新把德隆公司的办公大楼搬到了上海滩,还请了一个风水大师指点迷津,要找一处风水宝地,也是在这一年,德隆公司的账务出现了黑洞般的亏空,债务越滚越大,唐万新心急如焚,想出售下属企业获得资金,反而引发了不好的效果,很多合作伙伴因此和他减少了贸易往来。最终,唐万新走投无路,只能通过德隆旗下的金融机构来吸收存款,以此填补自己的债务黑洞,这一年,他累计从老百姓手里吸收的存款达到了亿,几年之后的P2P那一套,唐万新很早就用过了,到了4年,德隆公司的亏空已经瞒不住了,连股东大会都常常因为债务问题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4年4月13日这一天,注定要写入德隆的历史,德隆名下3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暴跌,一个月内市值蒸发超过亿元,唐万新和他的德隆公司跌落神坛,最终被政府接管。政府进场之后,唐万新知道自己操纵证券交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一系列罪名都会被揭发,仓皇逃到了缅甸。但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唐万新的家人都留在国内,还有德隆集团的这么大一个烂摊子,最终,在多方施压之下,他只能回国认罪,等待他的,则是8年的铁窗生涯。
单纯看唐万新的个人经历,很难给他下一个定义,有人说他是骗子,也有人说他是资本市场的天才,最早一代股票庄家,唐万新出现这样的结局是因为赌输了,如果他知道及时收手,好好经营名下的企业,可能他会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但他没有刹住欲望的车,最终走向了崩溃,一个不知道终点的赌徒,最终会输掉一切。
不知道现在的唐万新,最想回到什么时候,是那个二十岁想做物理学家的小镇青年,还是0年,高光时期的德隆集团?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答案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