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那是发生在年至年,短短的十五年间的一段历史往事,上千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星罗棋布于祖国的大山之中。如今三线建设已成为历史,这些企业有些成为了新一代大国重器的摇篮,而有些“三线”企业或搬迁、合并,或破产、重组,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在天水市秦城区李子园驼阳沟有一片废弃的厂房,这便是天水兴中轴承仪器厂。年8月由山东烟台沈阳轴承仪器厂抽调部分优秀人才和精良先进设备搬迁到这里,筹备建设的。年4月进行扩充设计,年7月开始基建、生产。
工厂最鼎盛时期有职工近千人,但由于当地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工厂有三辆消防车专门从九十公里外运来饮用水,生产区则自备水井和水塔。由于长期的用水、交通运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和工人的生活。年6月,与天水油泵油嘴厂合并,更名天水轴承仪器厂,迁往天水市石马坪。
几千人的大厂说搬就搬走了,山沟也仿佛在一夜之间冷清了下来。所有设备被统一拆除带走,但废弃的老厂房、住宅区,虽整体交给地方,但是疏于管理,大多数都处于荒废状态。除少数房屋被附近村民购买居住外,更多的建筑仍然无人管理,任凭风雨侵蚀,留下满目疮痍。
职工宿舍区的路面因为下雨变得泥泞不堪,一栋栋红砖的三层小楼鳞次栉比地排布着。每户两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不大,稍显拥挤。曾几何时,这些楼房也算是豪华建筑,如今人去楼空,不见往日的雅致。楼宇间的间隙,早已被村民开垦成为田地,茁壮成长的农作物早已掩盖了最下面的一层。
大三线工厂地处深山,远离城镇,但是当时的生活可让人羡慕。看电影、舞会、运动会等等,为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厂子还会修建篮球场,文化馆等等。过年发福利是从外地调运来的猪肉、牛肉、活鱼和新鲜果蔬。职工返乡,也是大客车专门到工厂来接,浩浩荡荡的车队十分气派。
如今一幢幢红砖青瓦房或是石头砌成的虽已荒废,但是处在群山之中,周围云雾缭绕。雨后的空气更是十分清新,周围的野花、野草也格外茂盛,大片清新的绿意带来阵阵清凉。如果基础生活条件都必备的话,生活在这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