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介绍 >> 正文 >> 正文

陵川县十四五重点标注文旅立县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2/5/11
我在晋城讲故事,你从故事观晋城。

今天继续围绕城镇化建设内容,截取部分内容为大家分享陵川县十四五规划重点,这也是全市最后一个县区级十四五规划。

(延伸内容点击查看:十四五建议、晋城十四五、城区十四五、泽州十四五、阳城十四五、高平十四五、沁水十四五)

提示:重点阅读“加粗、标色文字及图片内容”

战略定位

——中原地区最具影响的生态休闲旅游健康度假中心

——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

——全国康养产业样板县

——全国创业就业先进县

——省级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

——全省药茶体验基地

发展目标

GDP年均增速定位9.5%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快提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高,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与中原城市群在产业发展、资源开发保护、重要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基本使陵川县成为连接晋豫两省、融入中原核心的重要节点,凸显陵川在“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上的节点作用。

培育壮大特、优、精农业,做大做强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低碳加工新型工业,积极发展健康养生产业,促进康养、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动力源。

初步构建“一主四副两轴三片六点”的城乡建设体系,形成“三区十园”的产业体系,建成“显山露水的中心城区、融入自然的特色小城镇、新时代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乡体系。

推进“六地”特色化发展

1.扮靓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福地”。

推动集观养、居养、文养、食养、医养于一体的生态康养融合发展,把陵川建设成康养之城。

2.延续历史文脉,打造“文旅胜地”。

深入挖掘围棋文化、金元古建文化、郝经文化、状元文化,弘扬锡崖沟精神、一山精神、曲艺队精神,丰富创新“围棋文化节”“金秋红叶节”“连翘节”等文旅节庆活动。

3.彰显老区精神,打造“红色基地”。

继承弘扬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千名号兵出陵川、平城义汉兵工厂等红色旅游文化,高点定位,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充实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植入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之中。

4.拓宽广阔市场,打造“开放高地”。

进一步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疏通道路交通阻碍,打破崇山峻岭阻隔,消除发展环境弊端,跳出陵川看世界,把陵川打造成晋城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极、中原城市群的关键拼图。

5.集聚资本要素,打造“创业热地”。

6.体现担当作为,打造“作风净地”。

强化“三区”整体化建设

1.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实现龙头带动。

涵盖古郊、六泉、夺火三个乡镇和潞城镇苇水村,规划面积平方公里,由南北两个片区构成,示范区主导产业为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

2.东部生态文化旅游区充分彰显优势。

涵盖东部5个乡镇和附城丈河片区,重点要以王莽岭景区为龙头,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为纽带,以松庙、浙水等康养村落为带动,把我们的绝美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力争“十四五”期末生态旅游及其相关收入突破50亿元。

3.西部绿色循环产业区持续扩规提质。

涵盖西部5个乡镇,重点搭建好礼杨新型工业、平城精细化工、中药材等三个产业集聚平台,加速补齐县域经济发展短板,增加县级财政收入,雄起县域经济支柱,努力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力争“十四五”期末实现产值65亿元以上,上缴税金6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上万个。

突出“十园”差异化发展

1.崇文高端康养休闲园。以县城为中心,全力打造南太行地区的康养首选地、休闲集聚区。

2.礼义平城新型工业园。要以规划的“一园两区”县级工业园为蓝本,以核心区域的礼义镇、平城镇两镇为主体,以鑫源冶炼、鸿生化工等重点企业为龙头,

努力建成全市乃至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基地。

3.平城杨村规模健康养殖园。以培育壮大正嘉养殖、龙牧禽业养殖、华佳畜禽养殖等龙头企业为重点。

4.附城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示范园。以附城镇丈河片区为主体,重点挖掘丈河村、南崖宫、祖师顶、西瑶泉遗址等传统村落风貌和自然人文景观,重点实施“中国车谷”等项目。

5.西河底有机谷子集约发展园。发展有机旱作小米集中连片种植,加快建成“陵川小米”标准体系、生产加工体系、质量监督和追溯体系、现代营销体系。

6.太行至尊博览园。以古郊乡为主体,以规划的大王莽岭景区为重点,以周边乡村连片开发为依托,开发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抱犊沟秘境探幽、锡崖沟太行水镇、昆山不老村等景点景观。

7.潞城高效农业栽培园。依托上郊水库丰富的水资源,以上郊水库治理和旅游开发为抓手,集中连片发展高标准药田种植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亩。

8.夺火多彩太行体验园。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为契机,深度改造提升凤凰欢乐谷景区、上云台景区,开发建设牛鼻寨、黑牛洞、双头泉等景点,谋划实施红豆杉、古人类遗迹、风力发电等科普基地。

9.六泉中医药健康养生园。依托道地中药材资源、“陵五味”商标品牌、明清民居村落、原生态森林山地,实施“中医药+康养+度假”联动发展,打造一批特色民居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中药材田园综合体。

10.马圪当避暑康养度假园。依托清凉气候、绝美生态、险峻山岳,加快实施灵岩寺大美山居、好水铺望仙楼、双龙洞等康居项目,策划包装山谷探险、农事体验、户外徒步等康养产品。

构建康养产业大格局

1.做强县城高端康养度假中心。

按照“适度超前、开发一片、建成一片”的原则,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力争在“十四五”期末建成10万以上人口的大县城;推动实施城南体育公园、城南新区康养谷、西溪里康养小镇、崇安寺文化旅游康养和菊巘山康养基地等项目;坚持“东西南北中、一片区一主题”,优先在建设用地供给、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上加快布局。

2.做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康养带。

以浙水、松庙为龙头,精心打造“太行山上·太行人家”系列特色康养村落,重点发展康养疗养、康养中医药、康养体育、康养食品、康养游憩等产业。

3.做特东部生态康养片区和西部乡村康养度假片区。

依托王莽岭国家地质公园和潞城镇、六泉乡、古郊乡、马圪当乡、夺火乡区域内的地质遗产、山水风光、溶洞奇观等自然资源,重点发展康养疗养、康养教育、康养体育、森林康养游憩等产业。

依托西部乡村特色和人文历史资源,以附城镇农耕体验特色康养品牌为引领,串联杨村镇、礼义镇、西河底镇、崇文镇、平城镇康养设施,重点发展康养食品、康养文化、康养游憩等产业。

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

统筹考虑县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优化“一主、四副、两带、三区”空间结构,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一主,即陵川中心城区。

四副,即以礼义镇、平城镇、附城镇和古郊乡4个重点乡镇为核心。

两带,东西向为礼义镇-中心城区-古郊乡产业发展带,南北向为平城镇-中心城区-附城镇文旅联络带。

三区,即东北特色文旅片区、南部特色农业片区、西北部综合服务片区。

强化县城功能定位

一核引领,指由综合服务、商务展示、现代商业、历史文化等功能区块合力组成的县城综合发展核心。两轴拓展,即以古陵路为轴,打造县城发展的主要轴线,依托现有的资源,发展现代服务,盘活南北用地;以梅园东街、梅园西街为依托形成县城次要发展轴线,依托东西走廊优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区联动,即中部为崇安传承文化区、北部为望洛融合生活区、南部为古陵乐享生活区、西南部为崇文新兴产业区。绿脉交融,指依托中心城区周边良好的生态资源,边山及主要道路形成绿化廊道;以现状山城关系为基础,保留现状城区内绿色山丘,拓展陵川丘陵地势特色,形成绿心与绿脉相互渗透的生态网络。

拉大县城空间框架

按照“北扩、南拓、东进、西延、中提”的建设方向,以县城为核心,扩大核心区域服务功能的辐射半径,实施望洛路(原北关煤矿-过境路)拓宽改造、崇西路(狮口-原北关煤矿)提升改造、棋山北路北延(开元街-凌云街)、文峰街西延(过境路-西溪)、崇安东街东延(康复路-陵修路)、南岭街西段延伸(古陵路-过境路)、凌云街西延(望洛路-过境路)、尧庄至潞城一级路改造、高速收费站迁建和环西路改线等工程。

提升县城内涵品质

改造提升梅园街(棋源广场-过境路)、望洛路(文化街-原北关煤矿)、崇西路(狮口-原北关煤矿)、棋源广场等工程,重点实施老城区望洛路、开云街、落雁街、康复路、崇安街等主街道雨污分流和城市内涝排水管网工程

实施公共绿地(城南生态公园、城南长征水池绿地、菊巘山公园、羊河生态廊道、九公山公园、原白狮街与过境路交叉口东北)、停车场(种苗公司、轴承厂、原体育场)和人行天桥(黄围街与陵沁线丁字口、古陵路与黄围东街十字口、棋山路与黄围东街十字口、文峰街与状元路十字口)建设工程。

加快棚户区改造,启动城中心更新与保护,实施城北社区棚户区改造和崇安寺片区品质提升夜生活广场等工程。

加快现代交通路网建设

着力推进黎城-陵川夺火(晋豫界)高速公路、G陵川至省界(河南修武)一级公路、G省界至西河底路段等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争陵川通用机场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在城南、城北社区新建两所普惠性幼儿园,以满足入城居民学前教育需求。落实城镇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政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公民办园招生比例控制在8:2。

欢迎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