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实体制造业的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分析重点企业(附报告目录)
1、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制造业概览
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属于车辆的操控系统,通过软轴控制器和软轴指挥车辆执行车辆基本动作以及专用车辆的功能性动作,直接控制车辆的行走、变速、刹车、熄火、以及专用车辆功能部件的举升、下降、前进、后退等,是影响操控舒适度、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的关键部件,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国防装备零部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年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报告》
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产业链情况
资料来源:普华有策
欧美国家在软轴控制器领域发展较早,不仅拥有较强的研发力量和手段,还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完善的加工工艺,因此在软轴及软轴控制器的开发设计、制造等方面领先于国内水平。尤其是一些知名国际品牌,其产品种类齐全、检验测试技术成熟、产品质量稳定、操纵机构可靠耐用。但其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不够健全,产品价格较高,主要面对高端车辆。
近年来,随着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成长性产业以来,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的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制造企业有数百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等区域,但是大多数企业为中小企业,生产水平低,研发实力弱,技术落后,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2、行业的竞争程度
目前,我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生产企业众多,但多为中小型企业,大量的企业在重复低水平建设,资源消耗较大,难以形成新品种陆续开发上市的局面,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工艺技术方面亟待改进提高。随着国内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及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国内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呈不断缩小趋势。
国内软轴控制器企业约有数百家,主要包括上海东风泰利福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也包括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如美国艾默生、德国采埃孚(zf)集团、美国泰悉尔等在华的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具体如下:
(1)上海东风泰利福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东风康斯博格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年9月,是由挪威康斯博格汽车零部件集团和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总投资万美元,注册资金万美元,年生产各类控制系统产品万套。于年通过TS质量体系认证,主要生产和设计各种车辆、船舶、农用机械、工程机械、设备工业用的软轴、控制索系统及控制索系统的零部件及油、气制动管产品,客户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
(2)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操纵控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及经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变速操纵控制系统、电子油门踏板、汽车拉索等系列共上万种产品。公司的主要客户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吉利、长城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郑州宇通、厦门金龙、中国重汽、江淮汽车等三十余家汽车厂。
(3)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年,是以研发、生产和销售软轴及其操控机构产品的专业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LJ软轴控制器系列和ME电子操控系列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矿山机械及国防装备、船舶、起重运输、航空等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最大的软轴及其操控机构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用户覆盖国内上百家大中型知名企业,配套产品出口东南亚、非洲、欧美等地。
(4)美国艾默生动力传动公司(EPT)
美国艾默生动力传动公司(EPT)是艾默生工业自动化集团的一个业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肯塔基州,是全球领先的动力传动产品制造商。MORSE轴承是艾默生动力传动公司的知名品牌,年由MORSE先生创立,年并入世界强企业美国爱默生公司EPT旗下。以生产高性能滚子链驱动、离合器、蜗轮减速机和联轴器广为人知,同时也是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较早进入者,在全球尤其是高端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5)德国ZF集团
德国ZF集团(采埃孚股份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传动系统产品专业制造厂家之一。其主要产品除了机械式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和各式齿轮传动箱外,还有转向机、驱动桥、泵、悬挂系统及电磁离合器等,广泛用于汽车、坦克、特种车辆、飞机、船艇、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等。该公司在全世界有数十家工厂、及合资公司,数百家的用户服务和销售机构,为宝马、路虎等汽车公司提供变速器等装备,其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产品已打入中国多家整车厂。
自年进入中国以来,采埃孚在中国取得了稳固、长足的发展。目前,采埃孚集团在上海设置亚太地区总部,并有两个研发中心。采埃孚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杭州、苏州、南京、长春、沈阳、成都、西安、武汉等超过20中国主要城市,布局近40家制造工场,3家售后公司,以及近个售后服务网点,更将所有采埃孚的全球先进技术都引入了中国。年,采埃孚在中国实现销售62亿欧元。
(6)美国泰悉尔集团(TuthillGroup)
美国泰悉尔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拥有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和跨国公司集团,业务范围涵盖真空系统和风机、介质泵、流体联接件、控制、联动件、塑料、燃油传送系统和交通技术。泰悉尔集团在全球拥有35家工厂,其业务遍布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意大利、中国、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旗下的Cablecraft拉伸软轴、Hansen和Gromelle快速接头均为世界著名品牌。
3、行业基本风险特征
(1)经济周期风险
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属于传统制造业,目前处在成熟期,行业整体利润大幅增长难度较大,企业利润增长主要靠市场份额提升、成本控制及产品升级。其下游产业包括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国防装备等多个领域,受经济周期影响较为明显,当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时,行业的收入及利润增长水平将明显下滑,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市场竞争风险
目前国内软轴企业有数百家,包括众多国内企业及逐渐拓展国内市场的国际知名企业,竞争较为激烈,面对不断提高技术及工艺的国内企业以及技术领先、实力强劲的国际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如果企业不能持续提高技术、拓展市场,将面临竞争优势降低,市场份额缩减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上升风险
该行业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丝、注塑管、五金配件、橡胶配件等,受钢铁、橡胶等价格影响波动较大,受下游景气度影响,近两年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价格稳中有降,对于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成本上升转嫁能力不强,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行业盈利水平将产生较大影响。
(4)技术泄密的风险
产品的第一竞争力在于核心技术,以及在长期研发和生产实践中掌握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主要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对工艺流程、配方等的改变,若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或他人恶意窃取,将产生企业技术秘密泄露的风险。
4、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
高质量的软轴及软轴控制器技术含量较高,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持续提高技术含量,需要大量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管理、研发、技术人才,并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同时还需要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技术的积累及人才的培养均需要一定的周期,新进入者难以短期完成。
(2)资金壁垒
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的下游是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国防装备等行业。下游企业的规模化经营,要求零部件制造商能够满足其大批量的采购,因此,要成为下游企业稳定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另外,从原材料采购、生产、供货到销售回款,需要一定的周期,这些均需要投入及占用大量的资金。
(3)品牌壁垒
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整车生产商对所需零部件集中采购,为了实现整车质量控制的要求,非常注重零部件品牌及质量。我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集中度较低,整车厂对大量供应商进行筛选时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品牌及向高端客户供货的经历就成为非常重要的筛选指标。
(4)渠道壁垒
顺畅的生产销售,依赖完善的供销渠道。一方面生产产品需要多系列多品类的零件及原材料,需要建立稳定、优质、高效、高性价比的供应渠道;另一方面产品的销售需要建立有稳定需求、合作顺畅的销售渠道。目前条件下,机械零部件企业自建供销渠道,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随着竞争的加剧,渠道将成为更为稀缺的资源之一。
目录
第一章全球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全球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规模分析
第二节全球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亚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年亚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四节北美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年北美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五节欧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年欧洲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六节其他地区分析
第七节-年全球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规模预测
第二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价值分析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分别2-3个)
一、主要上游产业供给情况分析
二、-年主要上游产业供给预测分析
三、主要上游产业价格分析
四、-年主要上游产业价格预测分析
五、主要下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六、主要下游产业规模分析
七、主要下游产业价格分析
八、-年主要下游产业前景预测分析
第三章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产业社会环境发展分析
第四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产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四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一、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有利因素分析
二、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稳定因素分析
三、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不利因素分析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第四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第五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七节国中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主要进入壁垒分析
第五章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分析
二、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三、行业总资产负债率分析
四、行业利润规模分析
五、行业总产值分析
六、行业销售成本分析
七、行业销售费用分析
八、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九、行业财务费用分析
第三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格局分析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四节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竞争分析
第五节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产品竞争分析
第六节中外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第七节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七章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价格走势分析
第一节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三节-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价格走势预测
第八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中国华东地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华东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三节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华中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四节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华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五节华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华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六节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东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七节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西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八节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年西南地区软轴及软轴控制器市场前景预测
第九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竞争情况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
五、客户议价能力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分析
二、行业劣势分析
三、行业机会分析
四、行业威胁分析
第十章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第一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企业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产品
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第十一章-年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一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一、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总产值预测
三、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供给预测
四、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需求预测
五、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六、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七、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第二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中国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前景展望
第十二章-年软轴及软轴控制器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
第一节投资挑战及机遇分析
第二节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
二、经营风险
三、技术风险
四、竞争风险
五、其他风险
第十三章结论及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