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汽车销售状况来看,国产车在配置、智能化和价格方面都优于合资车。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很多国人在买车的时候,国产车品牌不在购买考虑范围之内?
有些人则是因为崇尚洋品牌,认为开外国品牌,跟自己的身份相符,更上档次,更多的人则认为,国产车的质量不如合资品牌,考虑到质量问题,所以就不买国产车。
那么如果追根问底,国产车哪里不好?很多人就会提到三大件的问题——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
为什么会产生差距呢?差距的本质是什么呢?答案就是工业制造材料。
根据网上很多变速箱维修视频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变速箱损坏的问题主要在轴承,有些汽车品牌的变速箱使用寿命可达50万公里,有些只有10万公里,原因就出在轴承方面,而决定轴承品质的则是轴承钢。
轴承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是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件,应用领域极其广泛,一旦轴承发生断裂破坏,整个一个机器就无法工作了。
因此,一个优质的轴承,一定要有高抗塑性变形、抗摩擦磨损、高旋转精度及尺寸精度、高尺寸稳定性、长时间寿命和高可靠性,甚至有一些轴承还要求有耐冲击性、高Dn值、耐高温低温、防腐蚀和抗磁等性能。
这也就决定,制造一个优质的轴承,仅仅靠普通的钢材是不够的,一定是要用特殊的钢材才可以,而这种钢就是轴承钢,被工业界称为特钢之王。
有意思的是,各国主要的轴承钢材料还略有不同,中国和欧洲的主要轴承钢材料是高碳络轴承钢,而美国的轴承所则采用的是渗碳轴承钢,其中最厉害的轴承钢是cronidur30钢,是一种超强不锈钢,耐腐蚀性极佳,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的喷气发动机,燃气轮机和宇航飞行器。
虽然我国是一个轴承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国家,但是由于我国的轴承钢在使用寿命、可靠性、Dn值和承载能力方面,与欧美日韩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在精密机床、冶金设备、重型设备与高端汽车等方面落后于国外。
尤其是汽车,国产轴承钢所制造的变速箱使用寿命约为10万公里,但是欧美日韩制造的却高达50万公里,风电用的轴承使用寿命20年才能使得风电的维护成本最低,但是我国目前只能生产6兆瓦以下的转盘轴承和偏航变桨轴承,增速轴承和电机轴承依然没有能力完成自主生产。
更别提高端机床、高铁用轴承、航空发动机的基础零件等等,这些方面跟欧美日韩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的钢铁产业呈现出两极化的现象,一方面是中国每年的钢铁出口量高居世界第一,年出口量高达.3万吨,另一方面我国每年需要从日韩进口大量的钢材,年从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口了万吨和万吨,年刚才的进口额达到了亿元,而出口不过才亿元。
而主要进口的这是高端钢材,尤其是高标准的模具钢、特种耐腐蚀油井管、高端轴承钢等等,由于国内高铁、航空航天和军工科技方面需求量极大,我国不得不加以进口。
这也导致我国钢材的进出口均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年,我国每吨钢铁进口的均价,比出口均价多出近美元,到了年,进口均价仍然比出口均价多出美元,差不多元人民币。
不过好在,我国以兴澄特钢、大冶特钢、南京钢厂、东北特钢和宝武特冶为代表的先进生产轴承钢企业,不断努力进行技术升级,不断进行热处理工艺改进和提升。从数据上看短短的三年,差距就减少了美元,并且一部分高端轴承钢还在大量出口,被一些国际高端轴承企业所采购。
参考资料:
《高端装备用轴承钢冶金质量性能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作者曹文全、俞峰等
《中国钢材“十四五”期间进出口研判与对策建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作者陈程、卢宇迪、宋绍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