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优势 >> 正文 >> 正文

赵张林27年钉在车间磨零件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3/6/21
治癜风比较出名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67.html

-04-:43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凌姝燕

上班时,他经常满手油污,粗糙的双手下,一个个零件却听话似的被打造得分毫不差;下班时,他喜欢扎在车间里“瞎捣鼓”,通过对刀具进行特殊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节省下百万元生产成本。

他是赵张林,海宁人民机械有限公司金加工车间的车间主任、技术指导员,也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车床工;是车间40多名员工心目中“身怀绝技的高人”,也是解决车床设备和特殊零件疑难杂症的“全科医生”。

27年从学徒工到大家的“赵师父”

手持零件设计图纸,身穿绿色长袖工服,昨天,赵张林与往常一样穿梭在金加工车间,指导车间员工加工各类零件。

赵张林自进入人民机械就一直在金加工车间工作,如今在车间,无论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爱管他叫“师父”。而他也确实担得起这个称呼,不只因为他的老资历,还因为他的一手好本事。“我们遇到没法解决的刀具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赵师父,他准有办法解决。”一员工说。

今年45岁的赵张林,年轻时的他从来没敢想,一份工作他可以热爱这么久。“男孩子嘛,对于机械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欢。”于是在18岁,赵张林一头扎进了机械厂,这一干,就是27年。

赵张林不是天生的“赵师父”,在进人民机械当车床工前,他从来没有学过相关技术。“我和很多人一样,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幸好有师父带。”他乐呵呵地说。

一个好的师父固然重要,手艺的淬炼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赵张林一直都很清楚,面对未知事物,只有具备开拓者的闯劲,才能拨开云雾,攀越高峰。在之后的日子里,白天,他认真学习,规范操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晚上,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并做好笔记。

“读书时不知道,真正上班了就愈发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赵张林说,当时他有同学在技校学习相关专业,于是他经常跑去向同学请教问题、借阅课本。至今,他还保留着经常去图书馆借书、上网查阅资料、与技术院校交流的习惯。

渐渐的,有了理论的加持,再加上日积月累的实践,赵张林在工作中愈发游刃有余。27年,他顺利地从一名普通车床工成为颇受员工信赖的车间主任。去年,他还拿下了“省五一劳动奖章”。

爱钻研为企业省下百万成本

于细微处着手,“一针一线”精准走位,确保“一枝一叶”无可挑剔,这是对手工绣娘绣花功夫的生动描写。作为一名车床工,赵张林的工作一点也不比绣娘轻松。

人民机械是一家软包装机械设备的制造商,而金加工车间,则负责生产各类大设备上的小零件。

赵张林介绍,零部件是后道组装的关键,是一个核心的支撑点,假如一个部件的尺寸不合适,就无法完成整个机械的装配。

赵张林曾参与过企业一个名为“新产品电脑套色凹版印刷机无轴装版装墨”的工艺攻关项目。他负责的是该项目其中一块工作,一个大型铸钢零件的工艺制造,能有效控制印刷版的跳动。限于公司技术加工条件,这一工艺制造在现有设备上无法完成,而为了某个部件重新购买高档的机床也是不现实的。于是,赵张林开始大量查阅资料,准备突破这一难题。

“我通过对该零件的分析,在现有的普通车床上,做了一个夹持大直径的中心架,三个脚做成轴承滚动支承……”赵张林用专业的语言侃侃而谈他的改良设计。通过一系列精准的计算,对刀具进行特殊改造设计,在赵张林的钻研下,公司新产品开发迈出了关键一步。

27年间,赵张林不知遇到过多少个这样的时刻,每次,他都主动去研究,去克服。他研发制作的刀具,让企业生产零件的效率大大提升,这些年来,共为企业省下超百万元的生产成本。

“倒不是说我一定要去做这些设计改良,多数情况下,我们制造面临难题,就需要想办法去解决,是个很自然的过程。”赵张林说,车床一般采用夹固式刀具,如果外购,每把价格要几百甚至上千元,而自己改进的刀具,成本只需几十元,“明明是员工之间有好点子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要多花冤枉钱呢?”

成榜样引领徒弟争当技术能手

年年岁岁,和赵张林同期进来的工友基本都因工作环境艰苦、工资不高等原因离开了岗位。他却始终坚守在车间一线,反而更加努力。他认定,这就是自己的事业,并一次次证明了他机床操作技艺的炉火纯青。

“工作严格认真,从未发生过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对多个问题环节提出了解决对策,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周期。”从车床学徒工到企业负责人,从产品到人品,赵张林成了员工口中“身怀绝技的高人”。

成“高人”不容易。如今的赵张林已是车间主任,但他一有空就站在车床前琢磨工艺。

“在师父的标准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如今的金加工车间,车床工大多是赵张林带过的徒弟,提起师父的这股子钻劲,大家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在赵张林的影响下,车间里刮起了一阵“比学风”,如今,车间的车床工纷纷考证,不少人顺利成为了高级工。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苏明是赵张林的徒弟之一,在赵张林的细心指导下,像苏明这样的年轻徒弟也能创新制作一些刀具。近几年,苏明获得了全市数控比赛零件制作第一名、嘉兴市数控比赛第一名等好成绩,“从师父身上,我认识到的工匠精神就是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他常告诉我要做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