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优势 >> 正文 >> 正文

在某鱼买了4次拆机二手硬盘,翻车率高达7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3/3/25

最近买了四次拆机硬盘,全是服务器专用的,采用了SAS接口,属于二手,甚至三手,四手类硬盘。但是在价格方面却非常诱人,3T容量的硬盘,一般在元左右,最便宜的,甚至不到元。而且6T容量的硬盘也不贵,一般都在元左右。算下来,每T的价格在43元左右。但是最终结果却不太好,我买了四次,翻车却达到了三次。这翻车率实在是有些高,已经高达75%了。

最近反思了一下。一方面是我太过图便宜,光想着怎么买到便宜的硬盘,而忘记研究一下硬盘的型号,性能,外观这些了。另一方面是我太过大意,以为与好评率%,信用度极高的卖家交易,就不会翻车。(最后发现,某鱼退货后,是不能评分的。不论在一单中,你买多少件产品,只要退货一件产品,也是不能评分的。从而导致真正翻车的用户无法评分。)最后,就是千万不要抱着捡漏的心态去某鱼买产品,只要有这种心态,迟早都会翻车,因为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为何在某鱼上买二手硬盘这么容易翻车呢?主要还是某鱼没有完善的惩罚手段,它只是一个二手交易平台,所以里面鱼龙混杂。只能说某鱼的水太深了,能生存下来的商家,卖家全是人精。还有就是某鱼退货基本上都是买家出钱,就更助长了商家,卖家造假气焰。

部分交易截图,大家可以算一下,3T的硬盘每块其实都不到元,6T的硬盘每块是元。价格虽然不错,但是硬盘却存在很多问题。有问题的硬盘,我都退货了,每次退货都会损失一笔运费,有的甚至是来回的运费。

测试平台介绍:

两年前69包邮入手的阵列卡,型号是LSI-4i,是6Gb/s的,有四个SATS接口。购买时商家已经刷好直通固件了,产品的发热量很大,需要风扇辅助散热。由于是SATS接口供电,所以存在无法识别4T以上硬盘的问题,用户需要改成大4D转SATA接口供电。

原因:在SATA3.3标准里,3.3V是可以定义为控制远程休眠的,也就是说只要有3.3V供电,服务器硬盘就会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而控制3.3V远程休眠功能只在服务器上有,普通台式机是没有这个功能的。这就导致普通台式机的电源会一直输出3.3V电压,无法关闭,从而使服务器硬盘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让系统无法识盘。

解决方法:就是用胶带贴住SATA接口上3.3V供电的针脚,或者拔了(剪断)SATA电源线的那根3.3V线。但是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使用大4D转SATA接口线来解决,不用损坏线材。SATA接口的电源线里面有5根线,分别是12V,5V,3.3V和2根地线。而大4D接口的电源线里面有四根线,分别是12V,5V和2根地线。

我之前不知道3.3V电压会导致服务器硬盘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还以为是之前的阵列卡太旧,无法支持6T硬盘。所以就又买了一块阵列卡。购买的是IBMM阵列卡,85元包邮,它采用了SAS控制器,PCIE3.0*8接口、双SFF-接口,也是刷好了直通固件。此外又花了30元,购买了SFF-接口转4个SAS接口线,这个线材质量一般,但是只需一个大4D接口,就可以给四个SATS接口供电,倒是很方便。

我所用的平台,是个人台式机,不是服务器。通过这个平台,就证明了普通用户,一样可以轻松玩转服务器硬盘的。不过呢,服务器硬盘,阵列卡的发热量超大,大家一定要做好散热措施。我这里直接用一个小电风扇来降温的,效果不错。

处理器:英特尔(Intel)I5-10K(盒装)

散热器:微星(MSI)寒霜K一体式CPU水冷散热器

主板:微星(MSI)MPGZEDGETIWIFIDDR4刀锋钛主板

硬盘:阿斯加特(Asgard)1TB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AN3.0(长江存储颗粒)

内存条:铭瑄(MAXSUN)DDRG终结者系列马甲条(二根)

显卡:核显

机箱:无

电源:微星(MSI)MPGAGF额定W全模组电脑电源

显示器:微星(MSI)MAGQRF-QD27英寸电竞显示器

阵列卡:IBMM(已刷直通固件)

核显平台用阵列卡会更好一些,虽然独显平台也可以,但是有部分老旧主板,可能会出现带宽不足,导致阵列卡速度下降,或者干脆无法识别的问题。我现在用的微星(MSI)MPGZEDGETIWIFIDDR4刀锋钛主板,因为很新,所以不论用那块阵列卡,不论用独显还是核显,都很稳定。

微星这块Z主板采用了2盎司铜强化设计的6层PCB板,PCI-E插槽和内存接口经过了SMT焊接工艺处理。供电方面采用了16相75A的CPU直连供电方案,可以配最高端的I9处理器。我个人一直喜欢用中端U配这种级别的主板,图的就是它的扩展性和颜值。主板自带四个M.2SSD接口,并自带散热片,可同时使用四个SSD硬盘。对我而言足够了,我需要的是仓库盘,所以还得靠机械硬盘才行。

其中靠近CPU的两个M.2接口支持PCI-E4.0x4模式,通道带宽由CPU提供。最下面一排的两个M.2接口不仅支持PCI-E4.0x4模式,而且还兼容SATA模式,通道带宽由Z芯片组提供。通过我多年的使用感受,不论是U盘,还是固态硬盘,不论是多好的,那怕是企业级的,都不适合当仓库盘。除去价格因素,它本身就不适合长时间存储重要数据。

反倒是机械硬盘,做仓库盘更适合,如果是重要数据,分成多块不同的机械硬盘存储,会更加安全。我的观点就是,硬盘有价,也分高下,二块烂盘,强过贵盘。再贵的硬盘,也一样不如两块垃圾盘重复备份安全。真看重数据,至少也得两块硬盘,再加一个网盘备份了。

系列硬盘我使用的是,阿斯加特1TBSSD固态硬盘AN3.0,M.2接口(NVMe协议),它与光威是同一家公司的。本来光威弈Pro作为国产系列,搞得挺不错。但是现在却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阿斯加特光听名字,就不像是国产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名字完全就是崇洋媚外。用光威不好吗?非要用这个阿斯加特,太让人失望了。除去名字让人吐槽之外,硬盘本身还是很不错,长江存储原厂颗粒,五年质保,但缺少专用的SSD管理软件。

之前感觉主板自带的接口很多,感觉用不完,但是实际使用中才发现,也就刚好够用。微星这块主板采用了一体式I/O挡板的设计,其中接口从左到右分别是,两个传统的USB2.0接口、一个DP接口、一个HDMI接口,五个USB3.2GenGbps(Type-A),一个USB3.2Gen2xGbps(Type-C)接口,一个2.5G有线LAN口,一组WIFI天线接口,以及一组音频接口。我这里使用最多的,就是DP接口和USB接口了。

内存条是铭瑄(MAXSUN)DDRG终结者系列马甲条,这款内存条就不多说了,除了价格便宜,亮点并不多。至于超频也很一般,默频使用还可以,很稳定。建议大家就不要折腾超频了,不适合。如果真想玩超频的话,就去买英睿达的内存条,挑那些好的颗粒,还是很有可玩性的。

同时带四块,甚至八块服务器硬盘,好的电源肯定必不可少。微星这款MPGAGF电源的颜值一般,但是胜在稳定,作为一款额定W全模组电脑电源,它的价格也很不错,算下来差不多是0.7元1W。

电源采用了14cmFDB轴承风扇,在运行时噪音非常小,官方给出的数据为22dB。外壳上有微星的LOGO,适合组装微星全家桶。电源的模组线接口很丰富,理线也很方便,线材不是很硬,但也不软。说起线材了,按理来说,越硬的线材它的质量应该越好。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绝对。对于用户而言,软线材更好一些,因为它适合理线,不容易断裂。产品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支持十年质保。

这款电源由乔威代工,质量方面肯定没有问题。个人猜测,它是微星主打电源型号,所以在用料方面比较用心,采用了日系电容。此电源采用了四路12V输出,支持12V智能单轨联合输出,12V显卡输出为W,12VCPU输出为W,可以满足30系显卡,及多块服务器硬盘的需求。

直接用大4D电源接口给服务器硬盘供电,这个倒是很方便。其实SAS接口要远比SATA接口实用,不清楚厂家为什么要分成二种接口,明明直接用SAS接口就可以了,SATA接口是阉割的。

显示器方面,使用了微星的MAGQRF-QD,小金刚MAX,采用了原彩量子点技术,支持1msGTG快速响应,%sRGB超广色域,HDRReady技术,NVIDIAG-SyncCompatible防撕裂,暗部动态提升等功能。底座很强大,支持俯仰(-5度~20度),升降(0~mm),左右(-75度~75度)和旋转(-90度~90度)的调整,可以竖屏使用。

显示器所用的固件很实用,而且会不断的更新。不像有些显示器品牌,从不更新固件。在我看来,不论是显示器,还是SSD,必须要支持固件更新,不然的话,就是出现BUG也无法修复。

接口方面,这款显示器有1个DP1.4接口,2个HDMI2.1接口,1个TYPE-C接口(支持15W充电),耳机接口,USBTYPE-B输入接口,2个USB输出接口(支持键盘,鼠标,U盘等设备),电源接口。至于显示器的炫光系统,感觉有些弱,其实我想要龙标投影。

第一:五块希捷3T硬盘(加上运费一共花费元,算下来每块元,退掉三块问题严重的硬盘,损失23元运费。但留下的两块也存在温度超48度,就掉盘的现象,总体来说翻车了。)

第一家翻车分享,买了五块希捷M缓存的,因为疫情原因,快递走到一半,就被退回去了。后面快递重新开通之后,我就在想,反正之前说好价格了,就懒得再换了。就问对方还有没有货,对方说还有。但是第二天,卖家回复说只有三块M缓存的,其它都是64M缓存的。因为之前说好,买五块就包邮的,所以我就又选择了二块64M缓存的。商家又给便宜了20元,一共花费元。

发货之前,我还特意问了一下通电时间,对方说几千小时。我当时不太相信,毕竟ST0NMM缓存硬盘,ST30650SS64M缓存硬盘,它们上市时间已经很久了,前者是年的产品,后者是年的产品。但对方说他们都测过,只有几千小时。人家都这样说了,我也就相信了。其实当时,应该向对方要通电时间截图的。

收到货一检测,才发现通电时间最短的,都已经达到多天,将近5万小时,而不是几千小时。单位不同,一个是天,一个是小时,两者相差24倍之多。而且五块硬盘中,其中一块M缓存的,存在重刷固件,导致无法正确识别硬盘型号的问题。另外两块64M缓存的,通电时间太长,达到了3多天,也就是8万多小时。并且存在异响,坏道等问题。

最后跟商家一说,对说立马同意退货。毕竟几千个小时和几千天是完全不同的,但运费得我自己出。这家倒是还可以,至少出了问题,给立马解决了,我就留了两块通电多天M缓存的硬盘。另外这家的硬盘全对版,没有做过翻新,清零,假标这些操作。

最新进展就是已解决,我留了两块ST0NMM缓存的,花费元,加上退货运费23元,一共花费元,算下来每块硬盘花费.5元。这两块留下的硬盘,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用着很不舒服。第一个问题就是存在“寿命期写入”归“零”的现象。

例如我今天写入10多T数据,软件也显示有10多T的数据写入,但是重启电脑后,就变成几百M了。第二天,我又写入了10多T的数据,但是重启电脑后,就又变成了几百M了。而且这个几百M的数据,基本上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不论写入多少数据,只要重启电脑,最终只会显示几百M,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之前,我是没有碰到过,不知道是软件BUG?还是硬盘固件的BUG(这个型号的硬盘,我已经看到三种固件了),甚至是经过修复后出现的BUG?

第二个问题就是存在掉盘现象,只要硬盘读写频率一高,或者硬盘温度一高,就会出现掉盘现象,从而导致硬盘中的数据无法正常读取,出现卡顿。这时只能关机重启解决,目前还没有出现丢数据的现象,不过也挺麻烦的,之前我也没有碰到过这种现象。

现在就只能将就用了,为了降温,只能弄个风扇专门对着它吹。实测,只要硬盘温度超过46度,就开始出现卡顿,超过48度,就开始现出数据无法访问,掉盘现象。万幸的是,硬盘没有坏道,但总体来说,不值得购买。远不如我之前买的元的日立3T服务器硬盘好用,那个硬盘,温度超过51度,也一切正常,没有任何问题。现在,我只敢把它当作下载盘来用了。而且下载后的数据,也会及时转移。现在有些后悔,当时应该把五块硬盘,全部都退掉的,而不是留下二块硬盘。

第二:五块希捷3T硬盘(加上运费一共花费元,算下来每块元。但五块硬盘之中,有四块是假标盘,只有一块是真的。最终结果全部退货,来回运费商家也给出了。没损失钱财,就是损失了十多天时间。)

第二家翻车分享,因为之前买了五块硬盘,退了三块,所以不死心,就又找了一个商家。这家也是好评率%,信用度极好,翻看了一些买家的评价,也是没有差评,后来才知道,只要退货,用户就无法再评论。他这里3T硬盘的价格也是元,但不包邮,所以我买了五块,又花了25元的运费,加起来是元。

收到硬盘后,用软件测试,发现硬盘没有坏道,但是硬盘贴纸上的序列号,与软件测出来的序列号对不上。按软件给出序列号到希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