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文,西北轴承厂:
年至年,在西北轴承厂的历史上被称为二次创业。
年前后,西北轴承厂因生产受水源限制,常年处于半停产状态,职工流失严重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生产陷入低谷,生存陷入困境,成为宁夏亏损大户,最终确定西北轴承厂搬离贺兰山大水沟。十年搬迁之路,西轴搬迁不只是简单的厂址迁移,而是将自身提升到国内一流的生产水平,一举成为我国最大的轴承生产企业之一。
发展中的威胁,水源是最大问题:
年11月,由自治区政府召开的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专题会议,针对亏损严重的石碳井矿务局四矿和西北轴承厂两家企业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很快对石碳井矿务局四矿的处理统一了意见,确定该企业停建。
而西北轴承厂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一是大水沟水源出了问题,地下水源大幅下降,对西轴的生产生活用水带来严重的威胁;二是产品销售量巨减,均摊固定费用随之上升,企业亏损严重,银行贷款压缩,企业资金周转失调;三是职工情绪波动,要求调离该厂的剧增,一时人心惶惶,部分人甚至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厂区生产和生活治安环境。
西北轴承厂与石碳井矿务局四矿情况不同,石碳井矿务局四矿是一个在建企业,职工不多,而西北轴承厂有多名职工,一旦关停,如何安置职工是个大问题,处理不好会产生严重的社会事件,不关停继续亏损下去将拖累自治区经济发展,因此一时难以决定。
因为考虑到西北轴承厂以前又是国家一机部和自治区的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名气不小,影响很大,遇到一些问题,就此关闭西北轴承厂会影响到国家一机部对宁夏的支持,西轴是一机部在的点,如果关闭会就会影响到国家的轴承生产布局。所以在一机部派有关部门对大水沟水资源再次进行了勘查之后,得出大水沟的地下水资源确实存在问题,继续在大水沟没有发展空间的,甚至连生存都会受到威胁。
西轴如果要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搬出贺兰山大水沟,争取到银川。但是,当时行政管理严格,工厂没有自主权的年代,在既无资金,也无政策支持下将一个拥有多名职工,已投资上亿元的工厂搬迁何其困难。
年底为了发挥企业互补的优势,国务院发布了推动企业间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自治区机械局为了提升银川轴承厂生产能力,决定将生产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西北轴承厂位于平罗西大滩的小型球轴承车间与银川轴承厂进行联合,以恢复银川轴承厂年产轴承50万套能力,而这一举动也开启了西北轴承厂向银川搬迁的步伐。
十年搬迁,十年发展:
年6月14日自治区政府同意自治区机械局银川轴承厂与西北轴承厂合并为西北轴承总厂,总厂厂部设在银川市,下设两个分厂,原西北轴承厂为大水沟分厂,原银川轴承厂为银川分厂。
由于原银川轴承厂厂址位于宁夏银川市区内的东门外,厂区面积较小,厂外无扩展的空间,而且厂房简陋,不利于出口轴承的生产。所以年4月,自治区经委同意银川轴承厂与宁夏喷灌机械厂对调厂址,这使得西轴在今后的扩张奠定了的基础。
年4月,大水沟的小型轴承车间迁入银川新市区并投产。至此,银川新厂区的建立为西轴调整搬迁提供了一个立足空间。
年9月,撤销西北轴承总厂和西北轴承一厂、西北轴承二厂,成立西北轴承厂。
至年,西轴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将用水量大的锻工车间、备料车间、热处理部分车间、大型滚球车间及相关辅助部门迁入新厂区,实现了滚轴承、小型球轴承生产基地建设的目标。
年7月,国务院、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确定西北轴承厂为全国机械工业部个骨干企业之一,次年7月西轴又被国家经委批准为国营大型企业。同年,西北轴承厂试制大修型铁路货车轴承,并于12月试生产成功。
年7月,西轴被铁道部批准为轴承定点大修厂家,承修铁路货车轴承大修业务。由于产品质量达标并且供货及时,得到了许多铁路运输部门的青睐。在年的铁路轴承订货会上,大修铁路轴承订货量达7.25万套,产值4千多万元。
年,西轴完成轴承生产任务.6万套,工业总产值.3万元,产品销售收.6万元,实现利税1.3万元,出口轴承50万套,创汇万美元。
为了推动西轴各项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研发,年9月西轴成立科学技术协会,确定研发技术计划24项,以球墨铸铁保持架、钢制组合保持架等7个技术攻关项目为重点。当年,西轴开发新产品83个,其中研制生产的新产品0类密封球轴承、上海宝钢轧机配套/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填补了全国轴承生产的空白。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利润.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3%、31.68%。同年,完成为宝钢、首钢、鞍钢等十几个国家钢厂试制轧机配套轴承的任务,并且4万套轴承也顺利出口苏联。经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和外经贸部批准,西北轴承厂成为出口基地和扩大外贸自主权的企业。
至年底,西北轴承厂通过技术改造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现了生产经营管理中心由大水沟厂区向银川新厂区的转移,技术进步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力大大增强,规模不断扩大。此时,西轴已经拥有大水沟厂区、银川新厂区两个厂区,占地面积.6公顷,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3亿元,职工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人,产品总重由.86吨增加到吨。产品品种由种发展到种,其中开发新产品种,改造老产品种;年利润由.6万元增加到万元,净增1.4万元。年创税金由.1万元增加到9万元。
年西轴轴承年产量达到.5万套,产值完成1.05亿元,为改造前的2.4倍;实现利润万元,为改造前的1.61倍;年创税金万元,为改造前的3.23倍;万元产值能耗由改造前的5.76吨标准煤降低到3.36吨标准煤,比改造前降低42%。
年,西北轴承厂被列入国务院三线办接脱险搬迁名单。从此,西轴在整体搬迁的工作上再也没有之前的顾虑,开始了名正言顺的组织搬迁工作。
年底,滚子分厂仅用了7天的时间完成便完成了多台设备的搬迁工作,分厂搬迁后,产量显著增长,年完成万元的生产任务,比上年增长7.8%,完成产值万元,比上年增长5.7%。
年7月至9月,保持架分厂、钢球分厂、第二锻工车间多台设备迁至银川厂区,完成搬迁任务。10月工具分厂完成搬迁,搬迁设备台,搬迁后立即投入生产。
年,西北轴承厂生产的石油机械轴承、铁路货车轴承、冶金矿山设备用轴承和出口产品等四大类产品已成为西轴的支柱产品。其中,石油机械大型专用轴承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80%左右,铁路轴承市场的占有率为20%左右。为首钢、宝钢、马钢、重钢、太钢等国内十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制造的35种替代进口的大型、特大型轴承在举行的全国首届技术进步成果展览会上,获得替代进口产品荣誉奖。
年4月1日厂煤气工程开工,9月11日煤气炉一次点火成功。
年11月,特大型分厂完成搬迁,搬迁设备台。11月23日,大水沟厂区的最后一个分厂铸造分厂开始搬迁。
至此,西轴终于结束了深山建厂的历史,在银川建成了一座集生产、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
迁移中的辉煌:
西北轴承厂自年至年,历经10年,终于完成搬迁工作。
十年搬迁、十年发展,在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一分钱,没有停产一天的情况下,边基建、边搬迁,边生产、边改造、边发展,历时10年,创造了我国三线企业在搬迁史上的惊人奇迹。
十年的搬迁里程中,西轴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大幅增长,工业总产值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年工厂完成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利润万元。与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倍,利润增长了倍,利税增长了74倍。
十年搬迁改造之路并非只是厂址的迁移、老设备的挪动,而是国有企业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合理配置,实现企业再造的过程。
十年间,西轴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在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工厂每年开发新产品近种,产品规格由多种发展到1多种,其中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百种产品填补了我国轴承行业的空白,远销全国各省地区,并出口50多个国家,成为我国轴承行业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年在全国56个骨干企业质量检评中,西轴名列第二。铁路货车轴承被机电部推荐为可靠性产品。
年产品质量在行业定点抽查中全部评定为优等品,排名为全国轴承行业55家重点骨干企业第六,8种产品被国家技术监督局评为优等品。
年,西轴先后荣获全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颁发的全国质量优秀企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的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两项大奖,成为宁夏和整个轴承行业唯一获得两项大奖的企业。
短短的十年,一个现代化的大型轴承制造企业在银川崛起。劳动生产率、人均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名列同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终于以它的成功证明了下山入市、企业再造战略目标的正确,书写了企业发展的第二个光辉时期。
中国轴承第一股:
年,西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是国家确定的家重点支持的大型企业之一。
年7月,经宁夏政府和国家经贸委批准,西轴改制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4月,正式成立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于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成为我国轴承史上首家A股上市公司,也是宁夏的第2家主板上市的企业。
写在最后:
相信在那个年代,无数人披肝沥胆,用汗水换来西轴上市的殊荣,是整个西轴人此生引以为豪的事情。
十年光阴,对一个人来说,或许是漫长的岁月,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十年只是弹指间的樯橹。上市不是终点,反而才是绽放光芒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