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材料科学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首先,中国的钢铁产量是全世界第一,这也是中国最早发展起来的材料行业,但是,我国的钢铁冶炼仅仅限于中低端产品,高端高强钢、轴承钢等依然受制于人。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其次,中国为什么难造航空发动机,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材料不过关,航空发动机的叶片目前也是中国的软肋,虽然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例如单晶叶片,但要实现量产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革新的。
第三,中国的芯片也是被卡脖子的大问题,因为中国造不出高精度光刻机,而光刻机的设计制造也是一个涉及到材料科学的问题。
图片来源:历史老炮
以上是我列举的几个典型的案例,因为我的专业偏金属,只能说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东西。
最后我想谈一下为什么国内材料行业发展疲软的原因,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首先,我国的材料行业产学研严重脱节,高校以论文为先,实验室研究成果动不动就是强度性能提升百分之一两百,但是从来不考虑如何实现量产和工业化制造。我大学期间接触了一个从德国马普所回来的教授,他告诉我德国的工厂企业里面就有自己的研究所,研究所内既有大学研究生,又有工厂技术工人,工人可以根据生产中的具体情况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实现产学研结合。
图片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其次,材料专业在我国代表了低端制造业,而现如今低端制造业的利润极低,工作环境也差,自然也是挣不了多少钱。相比于来钱快的CS,金融和明星,各位的首选难道还会是制造业吗?人都是逐利的,这个社会很现实,你在低端制造业摸爬滚打拿着连自己都很难养活的工资,难道还会有勇气去谈恋爱结婚成家?
图片来源:融
最后,国内大学招收的材料学生实在是太多了,但凡是个有理工科专业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了材料专业,但是其中真正做出来实际成果的又有多少?海量的材料科学学生让这个容量本就小的行业越来越卷,研究生遍地走,博士也很难找到一份特别令人满意的工作,以至于成为四大天坑专业。如今对材料专业的全方位劝退工作也许能够改善一下材料滥招生的现状吧。
于我而言,生化环材也许永远不应该劝进,但是也请各位不要张口闭口就是“狗都不学”,因为总得有人要去学,国家要实现高端工业化,实现产业转型,制造业这道坎必须迈过去。我们作为天坑中人是经历了很漫长的思想斗争的,所以,别人不了解疯狂劝退没有关系,自己心里还是要有点数的,和预设立场的人辩论又有何意义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