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贵州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航空工业风雷李刚获“贵州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参会并接受表彰。
李刚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担任航空工业风雷总体室室主任、型号总师、项目组组长等职务。二十多年来,他扎根科研生产一线,以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进取,成长为火箭发射装置、空投空降空运设备、军机适航技术、四性设计方面的专家,他与年轻的科研人员交流时经常说:“当自己参与的型号研制成功,飞机上天的时候,虽然酸甜苦辣齐涌心头,但那份荣耀、那种成就感真是无以言表,不是亲身经历,实在是无法体会。”
服役部队多年的某型火箭发射器,因弹型较老,采用插头、插座的电连接方式,布线操作繁琐易出差错,且火箭发射时的尾焰残留物常常击断尚未发射的火箭弹的点火导线导致留膛,用户抱怨较大。李刚承担该火箭发射器的改进科研任务后,采用先进的“环形点火”技术和“弹性触点式”电连接方式,强化人机工程的理念运用。在机关“武器可靠性提升”项目经费支持下,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在部队大规模进行贯改,将火箭弹装弹时间缩短为原来的八分之一,彻底解决了发射留膛的问题,缩短飞机再次出动的地勤准备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作战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为公司争取到49架机改制订单,产值达万。
在面对某型武装直升机配套武器的射击精度指标无法满足要求的技术瓶颈时,作为技术负责人之一,李刚不气馁、不放弃,带领科研团队为公司的生存和荣誉而战,夜以继日地组织技术攻关,反复改进、摸索,最终取得技术突破,完成产品定型,荣获个人三等功。配套武器在系列直升机平台上的推广使用,为企业创造了连续五年不低于几千万元的产值,至今仍在企业年产值中占比举足轻重。
公司生产的某口径系列火箭发射器,装备数量巨大,一直沿用簧片式点火装置,近几年来,随着用户作训强度加大,外场服务频次激增。年,李刚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组织技术研发,创新性地拟定“可提升触点式正极点火”技术方案,选用抗冲击强度高、绝缘性能好的新型材料制作底座,深入生产一线和产品试验室,反复验证,不断完善技术,最终突破公司技术瓶颈,攻坚克难,完成“可提升触点式正极点火装置”的研制并申报国防专利,以某型教练机“提战”立项为契机,成功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同年年底,该技术随新型火箭发射器完成验证定型。该技术拓展运用到已服役的系列产品上,彻底解决了困扰公司和部队多年的质量问题,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在某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中,面对公司空投、空降、空运相关技术储备几乎为空白的困难局面,李刚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迎难而上,带领团队“五上阎良,三下当阳”,深入主机厂所和部队一线调研,精心制定设计方案,组织开展设计研发工作。一路披荆斩棘,型号配套6项成品于今年胜利完成设计鉴定,初步建立起公司空投、空降技术体系。
年,各项试飞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任务交叉重叠,产品设计缺陷逐级暴露的同时,主机所也在不断调整设计要求。公司配套的某项产品在试飞中多次出现轴承防尘盖脱落的故障,为了对故障及时定位、归零,李刚立即奔赴试飞现场。解决故障时,他常常在飞机货舱地板上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来回拖动货台,仔细标记故障件位置,记录故障情况,绘制故障分布图。在取得故障的第一手资料后,他又迅速组织团队和轴承生产厂商技术人员,深入轴承生产、检测验收现场调查,重新进行强度、刚度校核,对故障进行层层隔离,抽丝剥茧,逐步排除强度设计和投放速度的因素,最终准确地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拟定改进措施。两个多月后,故障归零,试飞任务得以顺利进行。很少有人知道,那时他的女儿即将高考,妻子在六盘水上班、周末才能回家。一家人就这样相互理解,克服着困难,默默做着各自的事情。
年3月,某项产品承载能力翻倍调整,要求重量指标不能严重突破,关键是小批交付早已开始,而研制经费不会追加,一旦出现颠覆性结构改变,公司经济损失巨大。上级机关要求必须在年7月份完成全部改进设计工作,时间紧、任务急,设计难度大,公司领导签下了责任状。李刚带领项目组成员,快马加鞭展开设计改进工作,重建产品受力的精确数学模型,尽可能地进行减重设计,反复迭代计算,连续加班二十天,完成产品改进设计,保住了产品的过半结构单元,在载荷翻倍的情况下,几百公斤的产品仅增重十公斤,最终按时完成了产品改进的全部工作,为公司挽回万元的经济损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某型号首飞荣立三等功、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李刚劳模创新工作室”获贵州省国防工会正式授牌、“贵州省劳动模范”……诸多殊荣的获得没有使他骄傲自满,反而使他感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成为无时无刻激励着他攻坚克难、奋勇前行的动力。
作者/来源:看航空
内容如有不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