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东北,人们会想到当年在苏俄的援助下,工业领先全国。
沈阳机床、长春汽车、哈尔滨轴承、鞍山钢铁、抚顺煤矿等等都是名噪一时。那时候东北领先江浙沪、广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日本殖民时期(-年),东北就已经是亚洲发达地区。日本在东北建造了高效的铁路系统和公共教育体系,也建了很多工厂(机床、电气工程、重、化学品、重型机械和机车制造等等)。鞍山钢铁厂是日本建的。长春被精心规划,有日式建筑,至今依然屹立不倒。
日治时期,东北占全国工业总产量的14.3%,铁路占中国所有铁路的30%。日本投资、开发东北,主要是为其战争服务,但客观上促进了东北的现代化。
苏俄在年出兵东北,捞取战利品,搬走了日本在东北留下的最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实验室、医院等,摧毁了旧的机器。
时间追溯到更早的时候,沙俄从清朝抢走外东北,让吉林、黑龙江失去出海口。
哈尔滨在松花江畔,其实是可以出海的。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但是黑龙江下游、出海口被俄罗斯占据。俄罗斯把黑龙江叫阿穆尔河(Amur)。
如今哈尔滨GDP亿,和山区的贵阳差不多。
南方的长沙(在湘江畔)可以通过长江出海,GDP1.33万亿,快是哈尔滨的3倍了。江苏徐州GDP亿,高于大连,在东北排第一。
苏俄输出的集权计划经济模式,在东北的残余影响依然在。
沿海的海参崴经济也差,白瞎了这么好的地方。
再看看维多利亚港
这座城市居民是黄种人,海参崴居民是白人。经济和人种关系不大,和气候关系也不大。芬兰(在欧洲东北)也很冷,也挨着俄罗斯,经济很发达。
芬兰的出海口也被俄罗斯抢了,好在经济模式没受到影响,如今人均GDP5.3万美元。
芬兰的冬天
美国东北也被北方的邻国围着,但可以出海。
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大城市在美国东北。加拿大也冷,人均GDP高。
新加坡在赤道附近,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是人均GDP7.2万美元的发达国家。
英国殖民的地方,不少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而且当地人口、文化传统没有改变。
俄国占据、影响的地方,是另一番景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