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轴承厂 >> 轴承厂前景 >> 正文 >> 正文

买车要不要选国产

来源:轴承厂 时间:2023/9/23
早些年国产车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普遍不太好,适应期较长,好不容易等你适应了,各种小毛病又全来了。但近年来国产车的进步很明显,技术、材料和生产工艺发展很快,国产车企在逐渐填补与合资车甚至是进口车之间的差距。差距在哪里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国产车的起步毕竟比国外晚很多。旧中国第一辆自主品牌汽车——民生汽车落地时已经比西方国家晚了20多年,电器件、精密齿轮、轴承等零件还都是靠进口。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年才生产出来。与国际的差距就像是一个婴儿和一个成人的差距。举个例子,一辆上个世纪90年代生产的林肯城市已经配备了空气悬挂、全液晶仪表、行车电脑显示、恒温空调和定速巡航等配置。回看国内年的时候吉利集团才刚刚进入汽车行业。一辆合格的畅销车从研发到制造,再到落地是一个冗长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把一堆零件组装到一起,这其中需要攻破的技术难点数以万计。拿行业入门的高强度骨架生产来说,高端的热冲压技术是关键,然而此技术一直受到国外封锁,要么高价进口零部件,要么拿国内的产品凑合用,这样一来国产车企在制造成本和质量之间就陷入了选择性的难题,考虑到早年国民的消费水平,很多厂商选择控制成本,也就造成了国产车早年较差的口碑。总的来说国产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由于用的材料、制造工艺、生产经验等综合原因,的确是比不上合资和进口车。差距在缩小“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还是挺适合国产车的。国产车企一直在努力追赶国际水平,由于生产工艺的硬伤,早期的国产车开个三四年开始出毛病大家见怪不怪,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国产车在质量上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也就是个8分比9分的差别,价格和配置倒是很赏心悦目。还是拿高端热冲压技术举例,自主品牌近几年已经实现了很大的突破。年在武汉成功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汽车热冲压技术及工艺发展论坛上,哈工大、中科院、大连理工、清华大学、南京航天航空、一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研究院、等15家科研单位及企业分享了重要研究成果。技术进步加上国内主机厂努力洽谈技术引进,目前国际上多条先进热冲压生产线,国内占了近百条,这一局面对自主品牌的生产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再说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发动机,近些年长城、吉利、广汽、奇瑞等车企都在发动机研发上有所发力,更有甚奇瑞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37%,直逼丰田普锐斯的40%,还有国产的沃尔沃发动机一度进入国际发动机排行前五。很多关键技术在近些年都取得了关键进步,谈不上国际领先,至少已经跟上大部队了。根据历年来J.DPowder(君迪)公布的《中国国产车可靠性研究》来看,国产车整体可靠性在年到年之间经历了快速提升后,近3年开始进入放缓期,这表明目前国产车真正进入攻坚阶段。年成绩为:PP(每百辆车出现的问题数)自主品牌个,与国际品牌个相比,差距客观存在,但相比年自主品牌个PP已经是质变了。消费者如何选择30个PP的差距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回过头来看性价比和配置反倒是高出合资和进口品牌一大截。要不要买国产车的问题,还是要看大家的腰包和喜好了。如果不差钱!要面子!那硬件90分软件90分的国际品牌自然是首选,但合资和进口车也不是绝对没问题,年晚会曝光的进口途锐发动机设计缺陷进水的事件也是闹的沸沸扬扬,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只有10万预算,国产车通常可以买到硬件80分,软件85分的水平,GPS导航、全景天窗、无钥匙启动、定速巡航、环车影像等等基本都可以有的,再加上国产车基本都标配更长的质保期,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差不多还单独保修万公里的样子,所以不必太担心它出问题。同样的价格合资车也就是硬件90分,软件60分的水平,故障率肯定底一点,但是配置也就是比出租车的水平高那么一点点。买车是一个很系统的事,并不是合资的进口的就一定好,国产的就一定不好,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定。对于喜欢高配置的车主来说,国产车肯定是首选,花十几万只能买到合资或进口A级车的钱,享受自主车更舒适更高配更安全的SUV,岂不是更好的选择。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广告力度和品牌效应的加强,再加上历史长度的不断沉淀,相信国产自主品牌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将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