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田浩荣接受新京报专访。新京报记者彭子洋摄
田浩荣,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钳工,曾当选全国劳模,荣获陕西十大杰出工人、年度“三秦工匠”等荣誉称号。
田浩荣在一线工作30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田浩荣数控车床主轴装配操作法”,自年推广应用以来,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多万元。
虽然现在社会观念变了,可是高技能的一线工人不能少。现在国家提出要高质量发展,这些不光要依靠研发和设计环节的人才,还需要在操作和执行环节有高水平的一线技工。
我经常跟刚进厂的学徒工说,年轻人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不要怕困难,只要你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技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积累出来的。——田浩荣
谈履职
建议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新京报:今年是你第几次参加人代会?
田浩荣:我是去年当选的新代表,今年是第二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京报:履职一年,你怎么看待人大代表这个身份?
田浩荣:在我没有当选人大代表之前,觉得人大代表特别是全国人大代表,离我是比较遥远的。当我知道自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最初的心情十分激动。通过这一年来的履职,从最初的忐忑,到现在基本可以进入人大代表这个角色,我觉得人大代表不是一个官,也不是一个职位,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自从当了人大代表,隔三差五就能收到群众来信,来自各地的都有,比如有一些信就是反映企业养老金问题。平时工作很忙,不过下班后我会抽出一两个小时,读这些信,整理出来他们反映的问题。我觉得,作为一名代表,有责任也有义务把他们的呼声反映上去。
新京报:本次人代会,你准备提交哪些建议或议案?
田浩荣:今年我准备提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要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扶持力度。第二个是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的建议。第三个是关于脱贫攻坚的建议,怎么样进一步保持脱贫攻坚的成果,比如脱贫攻坚的工作队伍、贫困地区招的公务员,在贫困地区工作满5年以后,怎样能让他们留下来。
谈人才培养
改善待遇让年轻人沉下心做事
新京报:“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这个建议是跟你工作有关的,为什么提这个建议?是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田浩荣:作为一名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大代表,我更多的还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309.html